圖:蔡太表示,最初在土瓜灣經營樓底舖,不久後便搬到藍田匯景廣場,與丈夫拍檔。
「改西裝、旗袍有難度,現在會接這些生意的店舖和師傅已越來越少了,除了我們的店,在香港一隻手都可以數得完。」改衫師傅蔡太和丈夫唏噓說道。
香港曾以製衣和洋服聞名世界,在上世紀80年代,最高峰時有近30萬從業員。時移勢易,在網購新衣及「斷捨離」盛行的時代,能找到既能改普通服裝,又可以改難度較大的西裝、旗袍、皮草等的改衣店,可說屈指可數。有當年的車衣女工變身改衣匠,隱於鬧市商場,即使破舊不堪的衣物,經縫補修改後的衣服,穿到身上即回復其昔日的貼身、舒適、美觀。她修補的不止是舊衣,還有回憶。\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黃山(圖、文)
在藍田滙景廣場五樓一間僅約100方呎的格仔舖內,掛滿了各式衣服,五顏六色的線轆堆滿一角,久違的「噠噠噠」縫紉機聲時快時慢。七旬的蔡太與八旬的丈夫蔡先生幾乎全被衣物堆包圍,兩人專注地工作,蔡太負責車衣,蔡先生負責裁剪及熨衣。
改西裝皮草靠功底 資深藝人慕名幫襯
「衣服修改離不開放大、收窄,改西裝要有好高的技巧,差一點功底都不行,特別是男裝,絕不能偷工,成件衫的前後裡和骨,都要全部拆下,配合客人身形,在保留原有設計下,重新用手工改縫,只有客人穿得舒服貼身、看不出修改才算成功,才能贏得客人的信任。不過,這樣的師傅現在是越來越少了。」蔡太感慨道。
專接「奇難雜症」改衣工作的蔡太,是熟客口中的「改衫神人」,其他店不敢接的難活、細活,都照收不誤。在改衫不如買新衫的時代,大部分改衣店都只限於改短、放長褲腳、換拉鏈等;至於改西裝、旗袍、皮草、大衣等,多數都難以勝任,亦不敢接。
曾有要求高的客人,對定做的西裝不滿意,幾經修改都覺不妥,最後找到蔡太才解決問題,這客人成了她多年熟客。「來找我的都是其他店不接的活,可說是不難都不來找我,那麼多年都不知改了多少件西裝、大衣、皮草和旗袍了,好多客人都是朋友介紹,或在網上見到好評找上門的,新蒲崗有茶葉店老闆娘穿的旗袍,多年來都是我幫她改的。」
名聲在外,曾有名牌時裝公司多年前找過蔡太改衫後,想請她和丈夫過檔,但被她拒絕,「自己開店較自由,有技術做得好,客人又滿意,我們關係好好,不捨得街坊熟客。」
蔡太的眼光亦很銳利,任何衣物只要拿上手便知道質地好壞,手工和裁剪好不好。改衫前,她會先了解衣服結構才報價,收費更是平民化,普通長褲放短改長,數十元有交易。改西裝由480至550元不等,早前有殘疾人士到來改西裝袖,也只收200元,「這裏不是尖沙咀、銅鑼灣,做的都是街坊熟客,全香港改西裝,我可以話收得最平。」
客人除了港九、新界和離島,甚至遠至沙頭角都慕名而來,當中不乏名人,如資深藝人王天麗、陳展鵬、曾江(已故)夫婦等。
她拿起一件改好的皮草向記者展示,「這件有數十年歷史的皮草,裏面已破敗不堪,當初客人問了四、五家店都不肯接。要將絲裡全部小心拆下,重新換上新絲裡後,再一針一線縫好、鎖邊,手工好繁瑣,光縫製就花了整天時間。」記者近看皮草,走線細密,根本看不到修補痕跡。
在改衫的種類中,真絲旗袍最難改。她表示,旗袍拆線時要好小心,不能留下針孔,還要配上相同顏色的絲料和絲線。遇到特別難改的衣物,就要花多點工夫,「做針線活,切記不能難做就發脾氣,一發脾氣件衫就一定做不好,越難做越要心平和氣。」
修補半世紀歷史旗袍 走遍舊區尋絲線配料
蔡太表示,以前的衣服質量好,又好穿,千金難買,好多人都不捨得丟棄,也有人把父母的名牌舊衣送來改款再穿,當中有媽媽留下的皮草、皮衣,也有父親留下的西裝、外套等。
記得數年前,曾有客人把一件有50多年歷史的舊旗袍送來修改,客人指旗袍由婆婆傳至孫女,領口已破損。為了這件承載了幾代人美好記憶的衣服,她走遍佐敦、深水埗等舊區,才配齊合適的配料和絲線,旗袍改好後,客人很滿意開心,還拍下照片給她。
修改衣物,除了環保、時尚和保暖,背後還有對家人的思念,改衫店修復的不止是舊衣,還有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