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便利市民/港醫療券適用範圍 擬擴至內地三甲醫院

時間:2023-07-11 04:02:27來源:大公报

  圖:特區政府擬擴大醫療券在內地的適用範圍。

  愈來愈多港人在內地生活,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政府正研究擴大醫療券在內地的適用範圍,除現有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試點外,未來不排除在其他三甲醫院都可以使用;政府亦會視乎「支援粵港澳大灣區醫院管理局病人先導計劃」的使用情況,研究如何更有效照顧在內地生活港人的醫療需要。

  加強照顧內地港人醫療需要

  盧寵茂形容新冠疫情有危有機,讓大家明白若想要在大灣區任何一個地方安心生活、工作和養老,必須要做到兩地的醫療融合。他表示,醫療券在疫情下很受歡迎,政府正研究擴大醫療券在內地的適用範圍,未來不排除在其他三甲醫院都可以使用,但醫療券涉及公帑,政府要考慮未來擴大適用範圍後的規管問題,亦要內地醫院明白醫療券是怎樣使用、有何限制,在技術及行政層面做好對接。

  政府在疫情期間亦推出特別支援計劃,委託港大深圳醫院為居於大灣區且有醫管局覆診預約的病人,提供受資助的跟進診症服務。鑒於支援計劃反應正面,政府在該計劃今年五月完結後,隨即推出「支援粵港澳大灣區醫院管理局病人先導計劃」,為期一年。

  盧寵茂表示,先導計劃下,居內地港人可以繼續在港大深圳醫院覆診,住在新界北的港人亦可選擇北上去內地覆診,而初步調查顯示,通關後仍有近六成病人選擇繼續在內地看醫生,政府會統計相關數字,以期研究如何更有效照顧在內地生活港人的醫療需要。

  盧寵茂又提到,雖然疫情促成一些突破,例如香港患者的電子病歷在病人同意下可以送到港大深圳醫院作覆診之用,但由於兩地的醫療系統不同,跨境醫療亦有不少限制,以電子病歷「過河」為例,除了考慮隱私問題,香港的病歷是用英文,而且很多簡寫,亦是要考慮的問題。

  他又透露,早前到廣東省交流,其中一個討論議題是跨境緊急病人轉運,目前關口雖然已經有綠色通道,但跨境病人仍然需要在關口換車,希望日後可以做到免換車直接轉移病人。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