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連鎖超市部分貨品價格接近,有議員質疑是否有合謀定價之嫌,要求政府加強監察。\資料圖片
香港物價飆升成為市民面對的生活大難題,不少人購物前都要左右格價。昨日的立法會會議上,多名議員質疑,連鎖超市價格接近,部分貨品價格更是「一毫子都冇差」,質疑連鎖超市是否有合謀定價之嫌,要求政府加強監察。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回應表示,香港作為高度開放經濟體,政府不會管制市場產品價格,但為了維護公平營商環境,競爭事務委員會會規管聯營和合謀定價等行為,若有懷疑違規個案,會展開調查。\大公報記者 伍軒沛
去年七成貨品漲價 平均加2.1%
消費者委員會早前公布調查結果顯示,去年超市260項貨品有七成均有加價,平均加幅約2.1%,比同期綜合消費物價指數1.9%升幅更高。新民黨議員容海恩昨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提問,政府有否研究超市貨品售價上漲的成因,以及當中是否涉及合謀定價或壟斷;政府有何措施促使超市營運者承擔社會責任,有效控制必需品的售價,確保市民毋須「捱貴貨」。
民建聯議員李世榮表示,前日(13日)到兩大超市調查發現,至少有十多種貨品的定價完全一樣,甚至「一毫子都冇差」。他又拿出道具板,顯示茉莉香米、純鮮奶、即食麵、花生油等同類貨品,在兩大超市集團的售價一模一樣,質疑是否有合謀定價之嫌,「睇返其他街市同舖頭仔,全部(價錢)都有分別,是否已有基礎證據同合理懷疑(合謀定價)?」他要求政府加強監察。
特價貴過原價 議員促規管
民建聯議員陳克勤稱,曾在超市買三盒裝特價牙膏,豈料除開單支計算的售價竟然貴過原價。他指超市「明減實加」的情況經常出現,質疑屬不良營銷手法,要求政府規管。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回應表示,單憑不同超市貨品價格相似,不一定構成反競爭行為。現時在香港經營超市幾乎是沒有門檻,過去幾年亦有很多間不同的新超市和網上商店門市在本港出現,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價格和折扣亦各有不同,可以說明市場有一定競爭。
丘應樺稱,香港作為高度開放經濟體,政府不會管制市場產品價格,但為了維護公平營商環境,競委會將優先處理具民生影響的個案,而競爭條例禁止妨礙市場參與者訂立妨礙、限制或扭曲在香港的競爭的安排,包括合謀定價、掠奪性定價及反競爭捆綁銷售及搭售等。當競委會有合理因由懷疑,便會展開調查。他說現時不便公開競委會收到的投訴和正在跟進的個案,但強調會優先處理民生相關個案。
丘應樺稱,消委會在今年4月公布的2022年度超市價格調查結果,超市一籃子貨品的總平均售價按年上升2.1%,反映市民購買生活必需品成本增加。消委會已呼籲超市集團共同承擔社會責任,盡量控制必需品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