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冠軍教練伍新成(前)正帶領港隊成員出操訓練。
「團結奮進、目標一致、努力拚搏」是龍舟競技的核心精神。
端午節前夕,香港龍舟代表隊一班青年人,在內地冠軍級教練帶領下努力集訓。隨着「一、二、一、二」的吶喊聲,黃昏的城門河畔,三艘龍舟破浪而出,仿如蛟龍出海,追風逐浪。一名的中年漢子,站在船頭指揮着隊員奮力地用漿划水,與落霞相映成輝。領軍的漢子皮膚黝黑、身材健碩,是在內地有龍舟界「魔鬼教練」之稱的伍新成,來港執教近半年的他,希望將港隊帶到更高水平。
至於隊員的心願就是:「在未來幾個國際賽事取得佳績,作為慶祝回歸25周年的賀禮!」\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 黃山(文、圖)
「注意提漿入水,上下手的配合,腰盡量往前壓,下手伸直貼水,支漿入水要大過90度,盡量往前插用力拉水。」
在沙田石門香港龍舟總會的訓練基地,來自廣東順德的伍新成教練,大聲地提醒正準備出海的男女隊員。
去年12月中旬,中國香港龍舟總會邀請伍新成來港執教香港龍舟隊總教練,任期一年,希望以嚴格訓練,帶領男女港隊進軍國際賽及明年的亞運會,爭取更好的成績。
「順德的龍舟說唱、人龍舞都是國家級非遺文化項目。在2018年印尼雅加達亞運會龍舟比賽中,獲得200米直道競速項目冠軍的中國男子龍舟隊,16名隊員中就有14名來自順德。」如數家珍的伍新成自豪地對大公報記者說道。
「龍舟不但有濃郁的傳統文化色彩,亦是一項團體性的體育活動,各地的龍舟都有不同的特色和風格,有多種不同的類型,大體主要分為傳統龍舟和國際賽龍舟。」
「扒龍舟不只是靠力量,更講究技巧和團隊配合」
「傳統龍舟人數沒有特定限制,可以分36人、54人和60人甚至80人以上都有。」
「國際賽分2種,即標準龍和小龍,標準龍是22人,包括1名鼓手和1名舵手;小龍是12人,包括1鼓手和1舵手。」
伍新成強調:「扒龍舟不只是靠力量,更講究技巧和團隊配合,那麼多隊員同坐一隻船,運動員一定要經過系統性的艱苦訓練和高度協調,所有隊員做到力量、精神、動作和整體連貫性的高度統一,才能奪得好的成績。」
寶劍鋒從磨礪出!「從握槳姿勢到划槳頻率以及運動員的呼吸節奏,都要講求技巧。」伍教練表示,正確的姿勢和用槳技巧非常重要。
此外,他更要求隊員要有好的體能和爆發力,除了要求隊員加強陸上的各種體能和力量訓練外,亦不斷增加水上操艇的運動量及距離。他強調:這種的訓練模式行之有效。
因訓練辛苦、成績優異,伍新成在業界又被稱為龍舟界的「魔連奴」或「魔鬼教練」。
「現在港隊的水平仍有一定距離,我的目標就是明年可以同國內的頂級隊有得比拼,並在明年亞運賽爭取到好成績。」伍新成自信地說道。
「隊員訓練量和體能都大幅提升了」
中國香港龍舟總會公關及傳訊委員會主席尹國樑表示:香港龍舟隊在國際賽的排名大致在8至10多名間。
「伍教練來了後,訓練量大增,因為他將國內的水平和要求,帶給了港隊,隊員的訓練量和體能都大幅提升了。」
「體能是基礎,只有體能跟上,才可駕馭到要扒的距離,否則亦難以發揮到協調和合拍。龍舟是一項比足球人數還多的團體運動,只有真正的投入參與和齊心協力的付出,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精神魅力和兄弟姊妹情。」
「希望全隊可以躋身世界頭7名之內,並在亞運會以及明年在本港舉辦的世界龍舟賽中,爭取更好的成績。」尹國樑滿懷信心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