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上呼吸道感染的影響及處理
【大公報訊】兩歲男童在2016年因支氣管炎及感冒菌入腸,服藥近兩周未好轉,因氣促由父親帶去向兒科專科醫生梁蔭基求診,在診所接受霧化氣管舒張劑後呼吸及心跳停頓,送院後搶救不治。
死因庭陪審團昨日一致裁定男童死於不幸,死因裁判官何俊堯表示,從裁決可見陪審團不接納部分證供及紀錄,因此,轉交警方跟進涉案醫護有否作假口供、虛假文件、妨礙司法公正等刑事責任,他建議私家醫生診所增設血氧機等監察維生指數儀器,保障病人安全。
建議私家診所增設血氧機
陳嘉懿在2016年12月16日在診所聞氣治療,診所何時召喚救護車是本案關鍵。死因庭研訊五天,陪審團裁定,導致死亡的損害是支氣管肺炎、胸腔積膿、敗血症。陪審團相信,死者父親陳達東事發日早上打電話到涉事診所時,助護有提及有聞氣服務,他才掛號並帶死者到診所,但梁蔭基沒有診斷出死者病情的嚴重性,因此沒及時召救護車,也沒通知男童家人或提供其他選擇,而是直接安排死者進行聞氣治療。
陪審團裁決,死者聞氣5分鐘期間,診所沒有適當監測,例如沒有安排資深助護負責,亦欠缺適當儀器協助,令死者得不到及時救援。護士發現死者無心跳脈搏時,死者才被帶往診症室急救,梁蔭基此時指示助護叫救護車。
死者父親陳達東昨日在庭外表示,當初出於信任而選擇梁蔭基作為家庭醫生,現時是「永遠唔會原諒自己」。他說,呈堂病歷卡曾被多次改,對涉案者的行為感到憤怒和心寒。協助陳父的社區組織協會表示,所有醫護人員應引以為鑒,每次醫療程序後應即時如實紀錄,而衞生署及醫務委員會應跟進建議,要求私家診所設有監察維生指數儀器。
法醫郭嘉琪早前在聆訊作供時稱,死者情況嚴重,相信已感染肺炎數天,化驗結果顯示他體內有肺炎鏈球菌、金黃葡萄球菌、腸病毒、鼻病毒,相信是上呼吸道感染併發細菌造成肺炎。裁決官質疑,男童在聞氣前,有人已召救護車,為何不立即告知家屬,而閉路電視片段所見,梁蔭基會診至救護車到達診所歷時20分鐘。
專家證人、瑪麗醫院兒科心臟科醫生許卓文早前作供稱,死者本身情況很差,戴上面罩吸入霧化氣管舒張劑後暈,相信並非巧合,可能是被面罩焗住、或藥物刺激令氣管收窄,而醫生處方氣管舒張劑是合適治療,診所沒同時使用儀器監測死者血含氧量及無人用聽筒監測死者心跳及呼吸,如早一分鐘搶救,結果可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