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局動不動就攻擊抹黑他國民主制度,但事實上「美式民主」早已成了劣質民主的代名詞。內部金錢政治、寡頭政治、暴力政治等問題愈演愈烈,外部輸出「顏色革命」、煽動暴力對抗,所到之處是混亂與災難。無數事實說明,「美式民主」禍及全球,是世界最大的亂源。相反的是,摒棄了美國干預的香港,優質民主全面落實,港人安居樂業,發展欣欣向榮。香港的穩定與繁榮,美國的暴力與動盪;香港的團結一致,美國的分化撕裂,兩者形成鮮明的對比。早已成為世人的笑柄的美國,還有何資格談民主,還有何資格對香港民主說三道四!
寡頭政治,肆意操弄選舉結果
1月15日,美國時任總統拜登發表告別演說時,說了這麼一句話:「美國正在形成擁有極端財富、權力和影響力的寡頭政治」。表面上這是在針對特朗普而發出的警告,實際上道出了「美式民主」衰敗的根源。如今美國的民主制度和普通民眾沒有直接關係,而是權貴、寡頭、富豪操弄下的逐利遊戲,是資本對其利益代理人的挑選程序,更是普通民眾被操弄、欺騙的過程。
以特朗普本屆任期為例,其內閣有多達13名億萬富豪,總資產超過4600億美元,創下歷史之最。這麼多富豪「下注」並加入政府,難道是為了「公益」?正如美國一些評論所指出的,超級富豪們可以由此更簡單、更直接、更全面操控「民主制度」,去為他們謀求更大的利益。
選舉之前,他們通過對選區的精準分割,以及對投票權的重新定義,以影響選舉結果。選舉期間,則通過各種政治包裝、金錢誘惑,左右選民取態。如今美國六大媒體集團控制90%以上的主流媒體渠道,而科技巨頭(如臉書、谷歌、X)通過算法操控資訊推送,影響選舉過程及結果。據皮尤研究中心2024年的調查顯示,近七成人認為「政府被少數利益集團控制」。如今,「一人一票」已經成了「一個寡頭控制一疊選票」,如此畸形的制度,美國有何資格質疑他國的民主制度?
金錢政治,選舉毫無公正可言
據2024年一項調查顯示,美國頂尖0.1%富豪(約16萬人)的政治獻金佔聯邦選舉資金的30%以上。以2024年美國總統和國會選舉為例,總支出高達156億美元,是2016年的2倍多和2008年的3倍多,被稱為「史上最燒錢的大選」。如此巨額的金錢花在了哪裏?
正如美國一名國會議員所說:「有些人認為美國國會控制着華爾街,然而真相是華爾街控制着美國國會」。據統計,91%的美國國會選舉都是由獲得最多資金支持的候選人贏得,而大企業、少數富人以及利益集團出手更加闊綽,成為選舉資金的主要來源。這些所謂「民意代表」成功當選後,不得不為其背後的金主服務,化身既得利益的代言人,而不是為普通民眾發聲。
100多年前,美國俄亥俄州共和黨聯邦參議員馬克漢納這樣形容美國政治:「在政界,有兩樣東西很重要,第一是金錢,第二個我就不記得了。」100多年後再看,金錢依舊是美國政治的「硬通貨」,而且作用更無可替代。美國民眾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是,金錢政治貫穿美國選舉、立法、施政的所有環節。「民有、民治、民享」早已成了空談,金錢政治越來越成為美國社會難以根除的一顆「毒瘤」,成為美國民主的莫大諷刺。
暴力政治,顏色革命為禍世界
美國的所謂民主制度,從來都與血腥暴力密不可分。2020年國會山的槍聲與鬧劇徹底揭開「美式民主」的華麗外衣。美國自身制度千瘡百孔,卻又打着所謂「民主價值」的旗號,大肆干涉別國內政,甚至策動政權更迭、扶持親美政府。然而,環顧被美國強行「推銷」價值觀的國家,真正的民主、自由、人權不見蹤跡,持久混亂、發展停滯和人道主義災難卻隨處可見。
美國借「推廣民主」之名在拉美推行「新門羅主義」,在歐亞地區煽動「顏色革命」,在西亞北非國家遙控「阿拉伯之春」,給多國帶來混亂和災難,嚴重損害世界和平、穩定和發展。2003年,美國以所謂伊拉克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對伊拉克發動軍事打擊,戰爭導致的平民死亡人數超過20萬人;2016年至2019年,美國入侵敘利亞後,有記載死於戰亂的平民超過3萬人。正如法國媒體所指出的,「民主」在美國手中早已成為對異見國家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前美國中央情報局高官曾宣稱「把人們塑造成為我們需要的樣子,讓他們聽我們的……並迫使他們相信一種經過偷換的價值觀念」。美國輸出「美式民主」的意圖和手段,可見一斑。今年4月英國的一項民意調查,近半英國人認為美國利用其超級大國影響力在世界上「做壞事」,這一比例比一年前上升了16%。連美國的「盟友」尚且如此,「美式民運」如同過街老鼠,已是人人喊打。
日前,美國著名學者、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達龍.阿傑姆奧盧刊登了一篇題為《美國繁榮的真正威脅》文章,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的衰退根本原因是「美國制度的崩潰」。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宣傳品,而是要用來為人民解決問題。美國憑藉武力與霸權塑造的「美式民主」,已經隨着一次又一次的災難和醜陋的表演,而成為世人恥笑的對象。美國越是攻擊抹黑香港的民主制度,也就越是自取其辱。正如夏寶龍主任所指出:「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外部勢力搞亂香港、以港遏華的圖謀不會改變,也絕不可能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