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密切接觸者」調整定義 需視患者症狀

時間:2022-02-15 04:10:33來源:大公报

  圖:華富邨華裕樓昨晚圍封強檢,大批居民到地下檢測站採樣。\大公報記者林少權攝

  【大公報訊】記者邵穎報道:疫情未受控,公立醫院隔離病床使用率已達上限。衞生防護中心調整密切接觸者定義,將患者發病前2日至隔離期間所接觸的人士規定為密切接觸者,若與患者屬同公司同事,但未與患者一同用餐,除非公司出現大爆發,否則有關人士不是密切接觸者。醫管局指,為加強支援,會開設一條熱線,專門提供給等待入院的初步確診人士查詢。

  醫管局將設專門支援熱線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以往確診個案較少時,當局會計算患者發病前4天甚至很多天前的人士為緊密接觸者,而現時個案數量嚴重超出負荷,因此患者在發病前兩天的同住家人,以及一同用膳的人士才被界定為密切接觸者。她提醒,如果病人的同住家屬未收到電話通知,仍可確定為緊密接觸者,應盡量留在家中隔離。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指出,現時有數以千計的染疫人士等待入院,為加強支援等待入院的確診病人,除了現有的「護訊鈴」外,同事亦會主動致電予有需要的病人以了解情況,醫管局還將開設一條「新冠肺炎確診者等候入住隔離設施支援熱線」,專門提供給於社區等待的初步確診人士查詢,包括醫療、感染控制等問題。

  她強調,由於熱線專門提供給初確人士查詢,相信不少病人有致電的需要,因此呼籲其他確診病人,盡量透過其他途徑查詢疫情資訊,例如政府社交網頁、新聞公告。她補充指,有關詳情將於稍後公布。

  何婉霞還提醒,如果在家等待送院的確診病人情況有轉差,包括呼吸困難、持續高燒、抽筋、嘴唇發紫、心口痛、心跳加速、精神迷糊,應盡快叫救護車送院,會特別處理情況變差、或有需要的病人。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