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交通問題探究❾/新舊「讓車」例並存 迴旋處意外頻生

時間:2022-02-10 04:24:37來源:大公报

  圖:將軍澳是新式螺旋形迴旋處分布最多的地區,一些司機在新式迴旋處也依舊例行駛,導致車禍發生。

  本港車多路窄,路況複雜繁忙,需使用大量迴旋處疏導。然而舊式迴旋處設計落後,難以適應現時的道路發展,過去多年發生多宗嚴重死亡車禍,迴旋處往往被駕駛者視為「虎口」。為減少迴旋處交通意外,運輸署自2004年起試推行新的螺旋形迴旋處,效果雖不錯,但推廣「龜速」,至今僅23個迴旋處實行新例。現時新舊迴旋處並存,但「讓車」規定卻完全不同,令駕駛者混淆不清,難以適應,導致意外頻生。

  有道路駕駛專家及立法會議員希望,T運輸署應急民所急,盡快統一迴旋處的使用方法,減少交通堵塞和車禍。\大公報記者 黃山、蘇榮(文) 調查組(圖)

  多年來迴旋處交通意外頻生,當中不少更涉及嚴重的傷亡,特別是2008年在西貢南邊圍迴旋處發生的19死43傷旅遊巴慘劇,更令人記憶猶新。2009年11月將軍澳尚德邨對開迴旋處發生大巴翻側1死34傷,當局其後把該處改為新式螺旋形迴旋處,得以改善。

  實施18年 新式僅佔全港7%

  運輸署發言人表示,本港現有327個迴旋處,其中新式螺旋形迴旋處23個。有道路駕駛專家指運輸署推廣「龜速」,18年來新式螺旋形迴旋處僅佔7%,且新舊規例並存,令新老司機皆無所適從,容易犯錯致意外頻生。他呼籲運輸署盡快統一迴旋處,降低交通擠塞和車禍機率。

  大公報記者上月初連續多日到各區迴旋處觀察,發現即使是職業司機在迴旋處亦胡亂切線。有「地獄迴旋處」之稱的大圍迴旋處的兩個出口處畫有實線,以防止中線車輛切入外線駛出。然而記者當日發現,犯規者比比皆是,特別在傍晚6時許的交通高峰時段,不少內線司機不理外線司機響號示警,直接違規由內線切入外線駛出迴旋處,導致外線車輛頻頻煞停,險象環生。

  另一交通黑點荃錦交匯處,是九號幹線公路的分層交匯處的一部分,有六組連接道路,同時車流量多、且有三條行車線,非常繁忙。記者在短短數分鐘內已目擊至少10餘輛車「外線走天下」,一直沿外線駛至第三個出口才離開,其間與從內線欲駛出的車輛險些相撞。

  荃青交匯處屬於5號幹線公路的分層交匯處,為三線行車迴旋處,連接五組道路,車流量多,若車輛由荃灣路駛入迴旋處時需落斜,車速較快,司機煞車太遲易引發事故。此外,迴旋處形狀並非正圓,駛入彎位稍緩路段時,部分司機會下意識加速,而迴旋處沿中央島的視線被植物及橋墩遮擋,也增加行車風險。

  議員:試驗證明新式較佳

  將軍澳是新式螺旋形迴旋處分布最多的地區,一些司機在新式迴旋處也依舊例行駛導致車禍。當天下午2時半,記者目睹一輛在內線行駛的私家車打左燈欲切入左線從下一出口駛出,此時在外線後方行駛的七人車理應慢駛,但司機沒反應過來,依然快速搶道行駛,內線車閃避不及最終兩車相撞。

  此外,記者在元朗博愛迴旋處及上水雞嶺迴旋處,均發現不少司機不熟悉迴旋處交通守則,或者明知故犯,違規駛離迴旋處。

  香港汽車高級駕駛協會副主席、香港貨櫃車教師公會主席譚錫輝應記者邀請,親臨迴旋處教路,講解迴旋處的正確使用方法,以及駕駛者在使用迴旋處時應注意的事項。

  譚表示,新式螺旋形迴旋處不但能善用兩條行車線,而且方便駕駛者預早選定行車路線,而不是「塞晒喺外圈」,因而早前去信運輸署,希望能統一舊式和新式迴旋處。

  立法會陳恒鑌議員亦表示,通過試驗,發現將軍澳的交通和事故率有明顯的改善,證明螺旋形迴旋處比傳統迴旋處優勝,但現時兩種條例並存令駕駛者混淆,希望政府部門加快推進,統一使用新式迴旋處。

  運輸署表示接受意見,惟需時慢慢改變,亦要依據地形和交通情況方能改善。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