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大公訪談/范鴻齡倡修例:讓資金「過河」購醫療服務

時間:2021-09-15 04:27:42來源:大公报

  圖:內地醫療系統有長足發展,若能與香港加強協作,相得益彰。

  本港醫療服務供不應求,公立醫院大排長龍,成為社會問題痛點。

  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到香港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醫院管理局主席范鴻齡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香港應把握「大灣區融合」這個百年難得機遇。他建議修改《醫院管理局條例》,容許醫管局資金「過河」,向內地跨境採購醫療服務,並通過「醫健通」病歷跨境互通,讓本港公院病人轉介至大灣區內地醫療機構治療或檢查,「病人唔使等,就算等,都快過香港」。\大公報記者 梁淑貞、梁少儀、解雪薇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涉及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四方面融合。范鴻齡表示,從醫療角度,本港註冊醫生早幾年已可到大灣區執業看症,近日「港澳藥械通」在內地城市擴大規模,人流和物流已融合。

  至於資金流,范鴻齡稱,醫管局早年獲政府撥款100億元推行公私營協作計劃,可轉介病人到私營醫療機構檢查及治療,例如新冠疫情期間,緊急乳癌手術、剖腹產子手術等病人獲轉介到私家醫院或診所,但只限本地機構。

  他認為,若可以將病人轉介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的醫療機構,有助減輕醫管局負擔,「香港咁細,點發展?有了大灣區,亦鼓勵我們融合,對醫管局可持續發展幫助好大。」

  「當全面融合之後,醫管局都可以在內地建醫院。」

  范鴻齡表示,大灣區內地城市有好多有水準的醫院,三甲醫院有亦不少,若醫管局可以跨境購買服務,對病人也有利,例如磁力共振、電腦掃描等檢查,「病人唔使等,就算等,都快過香港。隨着大灣區融合,唔少香港人長居內地,或在內地工作,周末才回來。如果可以在內地看病,方便好多。」

  至於是向內地公營抑或私營機構採購服務,范鴻齡認為都可以洽談,「香港好多私家醫生在內地設立診所,眼科、骨科等,將來可以與他們合作,買服務。」

  他舉例,公院專科門診每次收費50元,本港私家醫院或私家醫生動輒收費800至1000元,若醫管局在大灣區內地城市以公私營協作模式採購,「以同樣價錢採購更多廉宜的醫療服務」,預料病人收費可降低。他構想當全面融合後,醫管局除了買服務,也可考慮在內地興建醫院,例如在內地「多建一間瑪麗醫院」。

  「如果「醫健通」可「過河」,病歷就可跨境互通。」

  不過,30年前訂立的《醫院管理局條例》,只限在香港提供服務,「當時港英政府沒有『出香港』概念,服務、資源只服務香港,但今日仍是只用在香港,已經過時,因為有大灣區。」范鴻齡稱,已向政府建議修例,將醫管局服務擴至大灣區內地城市,讓資金可以「過河」。他期望下屆政府上任即處理修例,相信在完善選舉制度下,立法會可加速通過修例。

  但實現跨境採購醫療服務前,先要打通資訊「過河」障礙。現時透過政府開發的「醫健通」電子平台,本地公私營機構的病歷紀錄互通,但病歷不能跨境到內地。政府去年推出特別支援計劃,委託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讓受疫情影響滯留內地的醫管局病人可往覆診,至今逾二萬病人受惠,由於「醫健通」未能跨境,每個病人的病歷傳送是個別處理。

  「二萬幾個(病人)就得啫,如果20萬、200萬,點做?做唔到。」范鴻齡稱,若病歷不跨境,轉介病人到內地城市,要再做過檢測,而且內地醫院之間也未有相關互通機制,問題較複雜。但假如「醫健通」可以「過河」,醫管局會逐一向個別醫院招手,建立互通機制。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