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Bellamy's Organic牌子的奶粉樣品中檢測出有害污染物氯丙二醇含量超出歐盟標準,該物質可能對腎及雄性生殖能力造成損害
嬰兒配方奶粉的安全對初生寶寶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消委會近期檢測了15款密封包裝嬰兒配方奶粉,發現全部樣本均含有污染物氯丙二醇(3-MCPD),食用過量或損害腎功能或男性生殖能力,當中一款最高含量的奶粉更超出歐洲食物安全局建議。有九款奶粉更含有可致癌的縮水甘油酯。現時香港法例沒有規管嬰兒配方奶粉中含這些物質的標準,消委會呼籲政府檢討及考慮在香港引入相關的食物安全標準及規管。
消委會所測試的15個樣本中,全數均含有氯丙二醇,最少的樣本每公斤含有13微克,最多則有120微克。最多的一個樣本為澳洲的Bellamy's Organic奶粉。消委會推算,一名一個月大、體重4.3公斤的嬰兒每天進食六餐奶計算,這個牌子的奶粉會超過歐洲食物安全局的建議攝入量。樣本中含最少氯丙二醇的樣本為雅培愛心美嬰兒豆奶配方,每公斤僅13微克。
9樣本含致癌物但未超標
15個樣本中,多達9個含有可致癌物縮水甘油酯,當中最高含量的為澳洲生產的雪印思敏兒初生嬰兒奶粉,每公斤含29微克、日本的meiji Infant Formula有27微克。歐盟就奶粉的規管上,每公斤的縮水甘油酯上限為50微克。至於包括鉛、塑化劑以及微生物測試等,全部樣本均符合標準。
除此之外,由於奶粉是嬰兒主要食物,其營養含量極為重要。家長購買奶粉時,亦很自然會比較成分標籤。不過消委會發現,不少奶粉的成分標籤並不正確,其差距大於規管可容許的誤差。其中惠氏 illuma Infant Formula Milk Powder ,其維他命A實際含量,較標籤所指的少了21.9%;meiji Infant Formula奶粉,其實際的維他命B12比標籤所指的少了30%,兩者均超出規限。
消委會試驗小組主席譚鳳儀指出,奶粉是影響嬰兒長遠健康的重要食物,「為提升嬰兒配方奶粉的安全水平,政府有需要密切留意國際間的發展,適時檢討及考慮在香港引入相關的食物安全標準及規管。」
嬰兒無得揀 政府應跟進
另外,消委會又指出,樣本中最貴的奶粉(惠氏的illuma Infant Formula Milk Powder),一罐850克539元,和最平的奶粉(meiji Infant Formula),一罐800克250元,售價相差近一倍,但兩者均得四星的總評分;最高總評分為四星半,共有八個樣本,當中最便宜的包括雅培HMO1初生嬰兒配方奶粉,以及惠氏S-26 GOLD SMA,兩者一罐900克均售299元。
這份檢測報告在網上引發熱議,有新手媽媽說:「睇完好驚,好多隻奶粉都上榜,BB食物真係要慎選。」還有媽媽關心初生嬰兒奶粉驗到有問題,同一品牌的2、3號奶粉是否也有類似物質,希望消委會繼續跟進。
對於消委會所有奶粉均被檢出氯丙二醇,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表示,消委會已不只一次就食物含氯丙二醇進行檢測,政府不能再後知後覺。她強調,對比成人食品,奶粉可謂「無得揀」,是嬰兒「焗住要食」的食品,因此政府必須盡快跟進。「香港已經唔係『母乳友善』城市,如果嬰兒要『焗住食』嘅奶粉,政府都唔規管,係好唔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