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港大工程學院院長趙汝恆(左)及副校長高為元在「城市實驗室」介紹與清華大學合辦人工智能高峰會\大公報記者湯嘉平攝
【大公報訊】記者湯嘉平報道:融入國家創科大平台有助提高本港人才競爭力,香港大學、清華大學本周五舉辦國際人工智能高峰會,專家將探討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AI)應用的發展,藉此加深兩校合作。兩校未來或合辦「2+2」課程,學生有機會兼取得兩校學位,香港大學副校長高為元表示,計劃於2022年將給予每位本校本科生,到內地學習和國際交流的機會。
「要提高香港人才競爭力,我們就需要努力融入國家的平台,尤其是在創科方面。」高為元稱,港校近年不斷加深與內地合作,港大亦應把握機遇,在豐富國際交流的同時,加強內地與香港兩地人才交流。 清華大學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合辦峰會將與包括兩校在內的世界多校專家,討論人工智能的應用等議題,為日後合作奠定基礎。
多國專家作主題演講
人工智能高峰會於本周五早上九時開始,包括六場高校專家的主題演講、兩場研討會。演講嘉賓來自中國、英國、美國、以色列等高校。
港大電機電子工程系講座教授李安國,將介紹人工智能在環保領域的應用,如用智能監測器收集不同城市空氣並分析污染程度,探測其與城市發展水平的關聯。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則介紹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的發展,如人臉識別付款等議題。
高為元又稱,人工智能應用範圍不限於科學領域,還涉及文字工作,如有網站能通過用戶提供的十個字,撰寫一篇所謂「原創」文章。他笑說:「假如是學生寫論文,那麼老師應該將分數給學生還是電腦呢?」他稱通過專家分享,可反思人工智能發展可能涉及的道德、規範、標準等問題。
畢業生可兼取兩校學位
港大工程學院院長趙汝恆稱,未來或與清華在工程及計算機科學領域合辦「2+2」課程,畢業生將有機會兼獲取兩校學位,課程規劃會參考與劍橋合辦的「2+3」模式。 港大還計劃於2022年給每位本科生赴內地學習和國際交流的機會。目前兩校已進行多次合作,如合辦國際慈善公益高峰會及開展新科研計劃,後者各投資一半創立基金,供兩校老師開展學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