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專家解讀/抗美援朝打出國威軍威 奠定和平基石

時間:2025-10-27 05:03:04來源:大公报

  圖:10月25日,中朝雙方在朝鮮平壤中朝友誼塔舉行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5周年敬獻花籃儀式。\新華社

  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紀念日。75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取得了赴朝作戰第一個殲滅戰──兩水洞戰鬥的勝利,實現首戰告捷。1951年10月25日,黨中央決定將這一天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為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順利實施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掃清了外部威脅,創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凝聚了國內的民心士氣。

  打破美軍神話 贏得國際尊重

  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力量對比懸殊的較量。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面對的是當時世界頭號軍事強國及其糾集的所謂「聯合國軍」。然而,志願軍將士以「鋼少氣多」力克「鋼多氣少」,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和人民軍隊的軍威。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徹底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地震撼了國際社會,重塑了當時的國際格局。」華中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孫永祥表示,新中國以英勇無畏的姿態站在了世界舞台上,贏得了廣泛尊重與認可,國際地位顯著提升。哈爾濱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王冰認為,這場勝利為新中國的經濟、國防等各項建設事業創造了相對和平安定的國際環境。

  凝聚人民合力 促進經濟發展

  勝利的基石,不僅在於前線將士的英勇奮戰,也在於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同仇敵愾形成的磅礴力量。抗美援朝運動席捲全國,各界群眾以增產節約、捐獻武器、踴躍支前等各種形式,匯聚起萬眾一心的強大合力。這場運動也強力促進了國內經濟社會的發展。抗美援朝紀念館副館長宮紹山說,黨中央因勢利導,將全民愛國熱情轉化為立足崗位、開展愛國生產競賽的動力,極大地促進了國民經濟恢復,為1953年順利開啟第一個五年計劃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國社會科學報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