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持續暢通對外開放通道。圖為今年9月,外國記者在北京體驗自動翻譯眼鏡。\中新社
「十五五」規劃編製是否涵蓋近期全球貿易形態劇變?對中美貿易戰的研判計劃能否趕上變化?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賈若祥20日在中國記協「新聞茶座」上表示,編製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始終堅持國內國際統籌原則。「儘管國際環境充滿不確定性,但中國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為全球提供穩定錨。」
「對國際形勢的分析是中國每次編製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都要充分考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編製規劃時要在這種變化當中捕捉有利於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在變局當中要善於開新局,在危機當中能夠發展新機遇,這就要靠中國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賈若祥說。
「改革與開放始終是中國發展的致勝法寶。」針對中美貿易戰長期化及科技封鎖等挑戰,賈若祥指出,中國目前正由原來的促進要素自由流動的開放、促進投資貿易的自由化、便利化開放的基礎上,不斷在推進制度型開放,通過完善自貿試驗區、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國家級新區等開放平台功能,拓展開放領域與潛力。
與此同時,中國持續暢通對外開放通道。在開放的類型上,中國除了貨物貿易的開放、服務的開放,結合一些新技術,像跨境電商等等、跨境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設也在積極推進,開放形式不斷多元化。談及中美經貿摩擦,賈若祥認為,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是經濟全球化大勢所趨,這一趨勢能最大化各國比較優勢,降低消費者獲取優質產品的成本,符合全球共同利益。\大公報記者任芳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