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互利共贏/中美同意盡快舉行新一輪經貿磋商

時間:2025-10-19 05:02:11來源:大公报

  圖:專家認為,中方反制美國措施向全球傳遞信號:中國有能力參與規則重塑。圖為16日,執行「青島|濟州」首航航次的貨輪靠泊在青島碼頭。\新華社

  北京時間10月18日上午,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格里爾舉行視頻通話,雙方圍繞落實今年以來兩國元首歷次通話重要共識,就雙邊經貿關係中的重要問題進行了坦誠、深入、建設性的交流,同意盡快舉行新一輪中美經貿磋商。

  國際問題專家、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國際政治系教授沈逸對大公報記者指出,美方濫施關稅,中方連環反制,美方認識到任性的單邊霸凌措施對其無利,中美對等對話才是解決分歧的唯一健康出路。\大公報記者 朱燁、凱雷北京報道

  沈逸指出,國慶長假以後,中方出台了一系列的反制措施,直接誘因是中美馬德里會談以來,美方持續發難實施單邊霸凌,這嚴重破壞了中美之間已經達成的信任與合作。對此,中方第一時間給予堅決、精準反擊。

  專家:中方也能給美立規矩

  「通過此番較量,中美之間逐步確認了一種新的實力對比基礎上的新互動模式,這種模式的核心特徵,就是更加對等,中方也能給美方立規矩,中方制裁也能對美國卡脖子,加壓力。傳統模式,即美方原先習慣於的,用貿易霸凌的方式在談判中對華施壓,且不用擔心中方反制,已經無法持續。現在中方手握稀土管制等多張王牌,讓美方失去了對華單邊霸凌的行為空間和能力。」

  此外,沈逸強調,在整輪互動中,中方即使在反擊中,仍然以對國際社會負責任的態度,保持了極大的克制和謹慎。「對於美國無理發難,我們沒有被情緒所支配,而是做了非常精準的管控,確保我們的反制措施能夠精準地給美方造成痛感,同時又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破壞效應外溢。」

  沈逸還指出,除了18日上午中美雙方的牽頭人進行了對話之外,特朗普發聲,認為「中美之間可以達成公平有效的貿易協議」,這表明特朗普對於中美關係的認識,也在發生某種微妙的改變:中美之間只能以一種對等的對話方式去解決矛盾、解決和管控這種分歧。

  中國精準反制 體現決心能力

  在中美科技摩擦持續升級的背景下,中國近期在科技系統領域推出的精準反制措施,不僅力度空前,還體現出中國在國際經貿規則制定中的決心與能力。近期,中方聚焦科技系統,例如對稀土出口的嚴格審查和對美國企業的合規調查,精準針對美國的痛點。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去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稀土產品價值超過50億美元,一旦供應中斷,將導致供應鏈斷裂和成本飆升。

  中國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副教授劉春生日前接受訪問時指出,這次措施的力度之大超出各方預期:不僅涉及稀土,還延伸至數據跨境流動和科技標準制定。這不僅是回應美國的挑戰,還向全球傳遞信號:中國有能力參與規則重塑。這為其他國家提供啟示,尤其發展中國家。在未來規則制定中,對「規則破壞者」的懲罰和反制機制將更詳細。例如,世貿改革中,可能納入更多針對單邊主義的條款。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