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內地加快建充電樁 三年內將倍增

時間:2025-10-18 05:02:24來源:大公报

  圖:一名司機在瀋海高速佛開段址山新能源服務區給汽車充電,該服務區配備42個充電樁車位。\新華社

  【大公報訊】據新華社報道:緩解「里程焦慮」出實招。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部門近日印發《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服務能力「三年倍增」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明確到2027年底,實現充電服務能力的翻倍增長。「十四五」期間,我國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充電網絡。截至2025年9月底,全國充電設施數量已達1806.3萬個,每5輛車就有2個充電樁。但公共充電網絡布局不均衡、設施功能結構待優化等問題仍然存在。

  首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三年倍增」是數量上的「倍增」:直擊「人等樁」「人找樁」痛點,到2027年底,在全國範圍內建成2800萬個充電設施,提供超3億千瓦的公共充電容量,滿足超過80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同時也是空間布局上的增加:回家充電更省心,「新建居住區要按規定在固定車位全部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充電設施安裝條件,滿足直接裝表接電要求」;春節返鄉充電不再難,「在尚未建設公共充電站的鄉鎮行政區至少新增1.4萬個直流充電槍」「實現農村地區公共充電設施全面覆蓋」。

  其次,還要讓充電設施「更好用」。行動方案中,「大功率」多次出現。「目前我國公共充電設施平均功率僅45.5千瓦,尚不能有效滿足節假日高速公路、城市熱點地區等快速補能場景的充電需求。」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說,行動方案明確在重點城市、高速公路服務區加快大功率充電設施規劃建設,進一步優化設施功能結構。

  反向充電 助力「削峰填谷」

  車網互動讓電動汽車化身「移動充電寶」,通過充換電設施與電網相連,在電網負荷低谷時段充電「囤電」,在用電高峰時或有需要時向電網反向送電,助力「削峰填谷」。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範圍有效擴大,新增雙向充放電(V2G)設施超5000個,反向放電量超2000萬千瓦時。據初步測算,行動方案的實施將拉動充電設施設備製造和建設投資2000億元以上。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