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新聞熱話/英偉達中國市場份額從95%降到0%

時間:2025-10-18 05:02:20來源:大公报

  圖:10月17日,在深圳舉辦的「2025灣區半導體產業生態博覽會」收官。被譽為「中國版阿斯麥」的國產半導體設備新銳新凱來,旗下子公司萬里眼公司發布新一代超高速實時示波器,標誌全球電子通信產業迎來超高速信號「中國標尺」。\新華社

  「我們(美國)實施的政策導致美國失去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之一。」在近日美國城堡證券(Citadel Securities)舉辦的活動上,英偉達CEO黃仁勳稱,英偉達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從95%降到0%,目前英偉達100%離開了中國市場。黃仁勳強調,美國當然希望贏得AI競賽,然而,傷害中國的事情,往往也可能傷害美國,甚至更嚴重。

  學者向大公報記者表示,美國妄圖通過對華芯片管制,延緩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此舉無異於主動放棄全球最大「AI試驗場」,國產芯片可望獲得寶貴市場驗證和商業化機會,中國AI企業形成獨特的「應用驅動」的AI創新模式。\大公報記者 郭瀚林

  城堡證券10月16日發布黃仁勳與紅杉資本合夥人康斯坦丁.布勒的對談視頻。在這場對話中,康斯坦丁.布勒問黃仁勳,在向中國出口AI算力方面,對美國來說,正確的做法是什麼?黃仁勳回答稱,AI是一項新技術,在採取行動之前,必須深思熟慮如何最終監管它。

  美國失去全球最大市場

  「美國當然希望贏得AI競賽,(美國)決策者都想做正確的事,希望美國獲勝。然而,重要的是,要記住,傷害中國的事情,往往也可能傷害美國,甚至更嚴重。」黃仁勳的觀點是,中國擁有全球約50%的AI研究人員,有出色的學校,對AI有極大的關注和熱情,不讓這些研究人員在美國技術上構建AI是一個錯誤。

  黃仁勳透露,目前英偉達100%退出中國市場。中國業務佔比從95%的市場份額降到了0%。「無法想像任何決策者會認為這是一個好主意,即我們(美國)實施的政策導致美國失去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之一,降到了0%。」

  美國出口管制,導致英偉達中國大陸地區收入佔比已連續三年下滑。今年8月,英偉達發布2026財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該季度英偉達營收467.43億美元,其中來自中國市場(不包括中國台灣地區)的收入27.69億美元,相比2025財年第二季度中國市場收入36.67億美元,縮水近9億美元。

  今年4月9日,中美關稅戰期間,美國政府曾通知英偉達,向中國(包括香港和澳門)出口H20芯片必須獲得出口許可。

  然而,後續H20出口許可波折不斷。目前,並沒有合規途徑的H20芯片進入中國市場。業界人士估計,2024年中國市場英偉達H20系列芯片出貨量約為60萬至80萬枚。國際市場調研機構Omdia 2024年末報告顯示,2024年英偉達Hopper(包括H100、H200,以及特供中國市場的H20)系列芯片,全球最大買家分別是微軟(48.5萬枚)、字節跳動(23萬枚)、騰訊(23萬枚)、Meta(22.4萬枚)、亞馬遜(19.6萬枚)、xAI(19.6萬枚)、谷歌(16.9萬枚)。

  管制倒逼創新 中企構建自主生態

  「過去,國內AI圈幾乎離不開英偉達,不管是大廠訓練大模型,還是小團隊做研發,其份額簡直是壟斷級。」信息產業專家、工信國際副總經理魏志國向大公報記者表示,美國對華濫施芯片管制,忽略中國才是AI落地應用最廣泛、最多樣市場,美方一意孤行,等同主動放棄全球最大「AI試驗場」。「不讓中國開發者使用美國技術,等於親手削弱自身的全球話語權。寒武紀、華為昇騰、摩爾線程等企業的國產芯片獲得寶貴市場驗證和商業化機會。今年以來,中國AI企業尋求的不再僅是『進口替代』,而是以中國場景需求重構技術標準,形成獨特的『應用驅動』的AI創新模式。」魏志國指出,英偉達退出中國市場後,中企積極構建自主生態:華為昇騰通過CANN架構開始適配國產大模型,商湯科技近日也與寒武紀合作推進軟硬件聯合優化。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