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伏牛山/彩 禮\喬 苓

時間:2025-10-16 05:02:35來源:大公报

  說到老家的街坊小強,幾乎每個人都會聊起他前幾年結婚時的「糗事」,當婚車開到新娘家裏,迎親人喜氣洋洋地準備接新娘上車,卻被他的岳母攔下來,提出要加半扇豬才「放人」。談婚論嫁既然已進行到最後一步,也沒必要再因為這額外的彩禮要求而擱淺,小強一家便趕緊去豬戶家割了半頭豬送過去。婚禮得以順利進行,新娘家卻從此落下「財迷到拜堂前還要加半扇豬彩禮」的名號。

  彩禮是傳統婚俗中寄託祝福的儀式符號,通常是女方父母索要彩禮,通過彩禮來衡量對方是否有為新家庭承擔責任的能力與意願,對女兒一生幸福「托底」。彩禮適當,能夠傳遞兩個家庭「合二姓之好」的誠意,索要天價彩禮則經常引起糾紛,去年在上海有父母加要三十萬彩禮「考驗誠意」,男友提出分手,女子情緒激動之下跳入河中,所幸得到及時救援。

  在不少地方,彩禮金額動輒二三十萬起步,還得買房買車,遠高於當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給很多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有家庭甚至為支付彩禮而借貸,導致「結婚致貧」,孩子都長大了婚債還沒還完。

  農村收入不高,卻經常出現高價彩禮。在一些地方,彩禮的多少常與身價掛鈎,形成「彩禮越高越有面子」的攀比風氣,並衍生出「一動不動」(一輛汽車和一棟不動產)、「三斤三兩」(用百元大鈔稱足三斤三兩)等俗語。一些父母希望通過高額彩禮為女兒的新家庭提供一筆啟動資金,還有一些父母則是將彩禮視為對女兒出嫁後家庭勞動力減少的經濟補償,不惜紅臉去索要,為養老留後路。

  高額彩禮並不是婚姻美滿的保證,反而經常成為夫妻不和的導火索。這幾年內地開始鼓勵「低彩禮」「零彩禮」,一些地方舉辦「零彩禮集體婚禮」,還有地方將抵制高價彩禮寫入村規民約,減少彩禮糾紛,形成更文明的婚嫁新風。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