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上海11日出台新政,加速布局量子科技等「未來產業」。圖為9月30日拍攝的2025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量子城市 復興未來」主題展現場。\新華社
【大公報訊】記者張帆上海報道:為了加速布局細胞基因、腦機接口、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等「未來產業」,上海11日發布《關於加快推動前沿技術創新與未來產業培育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提出力爭到2027年,突破一批前沿顛覆性技術,培育20家左右未來產業生態主導型企業。到2030年,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未來產業引領地。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屈煒當天介紹,此次頒布的《若干措施》明確了今後一個時期上海的重點發展領域。包括「發展壯大」細胞與基因治療、腦機接口、生物製造、具身智能等領域。重點支持降低成本、提高可及性、構建產業生態;「加快培育」第四代半導體、硅基光電子、第六代移動通信(6G)、類腦智能等領域,重點支持優化產品設計、拓展應用場景、驗證市場價值;「加速布局」量子科技、可控核聚變、再生醫學等領域,重點支持技術難題攻關、技術路線收斂、產品可行性驗證。
針對上述領域的發展,上海已經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如相繼發布實施了腦機接口、量子計算、硅光、6G等多個領域的未來產業培育方案,啟動建設超寬禁帶半導體、基因編輯等一批概念驗證平台,同步布局了12家高質量孵化器,並設立總規模約150億元人民幣的未來產業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