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專家解讀/讓「出片」成為文化傳播載體

時間:2025-10-07 05:02:34來源:大公报

  圖:濟南起鳳橋頭,雨中打卡的人排起了長龍。\ 大公報記者丁春麗攝

  「我們理解的『出片』不應該是淺薄的,而是引導遊客發現美、記錄美,進而理解美背後的文化。」山東紅葉柿岩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鵬認為,拍照打卡與深度體驗並非對立關係,景區可以通過精心設計,將淺層的拍照需求轉化為深度的文化探索,讓遊客的淄博之旅不再僅僅是「燒烤香」,而是更沉浸的「文化遊」。比如,紅葉柿岩旅遊景區引入淄博籍小說家蒲松齡先生的《聊齋志異》、推出開心麻花《奇幻聊齋》演出,用旅遊「復現」歷史,用文化「激活」山水。

  「出片遊」激發公眾出行意願

  山東財經大學旅遊管理系副教授張彥表示,「出片遊」也展現出其積極價值,通過強烈的視覺吸引力,有效激發了公眾的出行意願。同時,它還以一種更易接受的方式搭建了公眾與傳統文化之間的橋樑。張彥建議借鑒故宮「尋找神獸」模式,創造沉浸式深度體驗的「出片」場景,使文化體驗從視覺消費昇華為精神共鳴,讓「出片」成為文化傳播的載體。

  山東女子學院旅遊學院教授李希香也向記者表示,「重出片輕體驗」情境下,歷史古蹟淪為一個僅供消費的「景觀」和「文化符號」,遊客與歷史古蹟的互動停留在淺表化和空殼化層面,無法深層次領略其文化內涵和價值底蘊。從長遠來看,這不利於集體記憶和文化傳承。而對於許多年輕人而言,「出片」是他們接觸歷史文化最初的、最友好的入口和契機。李希香還建議,引導他們主動去了解相關的服飾、建築、歷史背景,從而由「視覺驅動」轉向「興趣驅動」,最終走向深度探索。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