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江鑫嫻北京報道:國務院新聞辦11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氣象高質量發展情況。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畢寶貴在會上表示,中國已經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覆蓋最全、陸海空天協同的綜合觀測體系。
據中國氣象局局長陳振林介紹,目前,中國已建成由9顆風雲衛星、842部天氣雷達、9萬多個地面氣象觀測站組成的陸海空天一體化綜合氣象觀測系統,災害性天氣監測率提升到83%。「無縫隙、全覆蓋」的智能數字預報體系能夠提前3至7天預報區域性暴雨、高溫、寒潮過程,提前15天預測全國性重大天氣過程,提前6個月預測全球氣候異常事件,提前1年發布氣候年景預測產品。
畢寶貴表示,正在積極拓展地球系統多圈層的觀測能力,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應對氣候變化。一方面,不斷織密氣象觀測網絡,目前全國已建成9萬餘個地面氣象觀測站;建成327個溫室氣體觀測站;建成9個大氣本底站和27個國家氣候觀象台,在南極大陸建成首個境外大氣本底站。另一方面,積極發展高精度觀測手段,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地基遙感垂直觀測網絡,自主研發的北斗探空系統達到全球領先水平,打破了GPS系統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