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馬庫斯和好友參加「天鏡.民族脊樑」數字展廳揭牌儀式。
【大公報訊】記者丁春麗、實習生師穎欣濟南報道:8月11日,法國友人馬庫斯.德雷特斯與好友士傑(法國人,中文名士傑)、鍾灝松現身山東數字文化集團舉辦的「天鏡.民族脊樑」數字展廳揭牌儀式,他們已向該集團無償提供約30張電子版歷史照片用於展廳展示,並借助數字技術賦予這些歷史影像新的生命。
無償捐贈618張照片 揭日軍侵華暴行
日前,馬庫斯與好友已向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無償捐贈了外祖父生前收藏的618張歷史照片,這些珍貴照片記錄下了二戰期間日軍侵華的暴行。經鑒定,照片洗印於20世紀30至50年代,其中關於淞滬會戰的照片數量龐大、視角多元,已被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永久收藏。
「他(外祖父)不想讓這些真實的記憶被時間淹沒,就像我們如今希望更多人透過這些影像銘記歷史一樣。」馬庫斯說,「這份數字遺產的意義遠勝過讓照片靜靜躺在抽屜裏。」在他看來,數字技術能提升呈現效果,讓中國人民更清晰、更深刻地看到它們,讓這些照片「走得更遠」。
未來,馬庫斯考慮把照片和照片背後的故事整理成一本書,希望能讓大家知道,每一張影像都不是冰冷的像素,而是有溫度、有故事的時代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