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數讀武漢自動駕駛發展。
研究機構測算,2019年,自動駕駛出租車的每公里運營成本高達23元(人民幣,下同),2023年降到4.5元,到2026年有望降到2.1元,與傳統出租車成本持平。賽可智能CTO于乾坤稱,以目前行業的成本來看,一家企業在一個城市內的無人駕駛出租車保有量超過1000輛,即可達到基本的盈虧平衡,但要實現真正大規模商業化,無人駕駛出租車需要對城市內出租車實現5%-10%的替換率。
自動駕駛車快速發展,逐漸替代傳統出租車,引發了社會對其是否會搶傳統司機生意的擔憂。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羅知對此表示,為最大限度保證乘客安全,自動駕駛行業創造了許多新的就業崗位,包括遠程安全員、新車試駕安全員、路面巡查網格安全員和自動駕駛調度員等。地方政府可通過轉型培訓計劃,幫助老司機向新崗位轉型。
「自動駕駛出租車如果不能商業化,一直處在測試階段,測試車將缺乏與真實市場需求和用戶行為的直接互動,無法驗證企業商業模式,企業資金投入亦無法持續。」羅知強調,自動駕駛規模化是方向,在規模化的安全邊界之內,自動駕駛出租車需要加大商業化牌照的投入,推動自動駕駛車輛進入真實應用場景,為技術和產業發展提供可持續的動力。
大公報記者張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