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2030年中國腦機接口邁入世界前列

時間:2025-08-08 05:02:20來源:大公报

  左圖:今年3月14日,《大公報》頭版報道國家醫保局印發《神經系統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試行)》,設立了侵入式腦機接口置入費等價格項目。右圖:在內蒙古呼和浩特,一位男士體驗運用腦機交互技術的科技產品「手功能康復訓練系統」。\中新社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衞生健康委、中國科學院、國家藥監局等七部門印發《關於推動腦機接口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到2027年,腦機接口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進的技術、產業和標準體系。電極、芯片和整機產品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腦機接口產品在工業製造、醫療健康、生活消費等加快應用。

  《實施意見》指出,到2030年,腦機接口產業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體系,綜合實力邁入世界前列。專家表示,《實施意見》的核心價值在於為產業突破「實驗室到市場」的壁壘提供了清晰的路徑支撐。\大公報記者 劉凝哲 郭瀚林北京報道

  腦機接口在腦與機器之間建立信息通道,實現生物智能與機器智能的協同交互,是生命科學和信息科學融合發展的前沿技術。《實施意見》提出五大重點任務,包括加強基礎軟硬件攻關、打造高性能產品、推動技術成果應用、壯大創新主體、提升產業支撐能力。

  中國將研腦機接口手術機器人

  在加強基礎軟硬件攻關方面,《實施意見》提出,突破關鍵腦機芯片。發展高信道、高速率腦信號採集芯片,增強腦信號採集放大能力。研發高性能、超低功耗腦信號處理芯片,推動感知、計算和調節等功能的一體化集成。研發超低功耗、高速率、高可靠的通信芯片,提升腦信號傳輸和抗干擾能力。開發專用控制交互軟件,增強多任務協同處理能力。

  在打造高性能產品方面,《實施意見》要求,加快植入式設備研發突破。創新額貼式、入耳式、髮夾式等產品形態,推動非植入產品向輕量化、高速率、低功耗發展。研製頭盔、頭顯、眼鏡、耳機等集成式腦機接口產品,通過與已有生活消費產品融合發展,支持非植入產品的迭代應用和規模化推廣。研發用於植入腦機接口的高精度手術機器人,提升區域精準實時成像與三維重建能力。

  在推動技術成果應用方面,《實施意見》明確,推廣產業創新成果、提升檢測和中試能力。加快醫療健康應用。面向神經退行性疾病、精神類疾病等臨床診療場景,有效提升疾病診療效果。面向肢體運動、語言、感覺缺陷患者的康復需求,打造運動輔助、交流輔助和感知覺恢復等新方案,提高患者康復質量。

  聚焦「卡脖子」 核心器件自主化

  新華社新華指數研究院原執行院長周文龍對記者表示,《實施意見》的出台,標誌着中國腦機接口產業從技術探索階段邁入系統性政策引導的產業化攻堅期。「政策精準錨定了當前產業的核心瓶頸。」周文龍表示,針對侵入式設備風險高、非侵入式信號弱的技術痛點,《實施意見》明確提出研發介入式腦血管電極等折中方案,同時聚焦高通道採集芯片等「卡脖子」環節,推動核心器件自主化。不僅為技術攻堅指明方向,更通過「揭榜掛帥」等機制整合產學研資源,加速技術從實驗室向產業轉化。

  在場景落地層面,《實施意見》構建了「醫療先行、多域拓展」的應用體系。醫療領域明確支持腦機接口在疾病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同步推動康復場景規模化落地,這與此前醫保局設立相關收費項目形成政策聯動,為商業化閉環提供了保障。「可以預見,政策落地後,醫療康復等剛需場景有望率先實現商業化突破,核心器件國產化進程也將加速推進。」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