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8月5日上午10時許,惠州市惠陽區一養老院因暴雨積水,當地消防人員緊急救援。\受訪者供圖
粵港澳地區連日持續普降大暴雨,廣東成全國暴雨中心之一,全省已有16個地市和104個縣區啟動應急響應,多地紅色暴雨預警生效,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將5日下午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
暴雨亦給廣東各地的供港菜基地帶來影響,如供港菜主要來源城市東莞、肇慶等,都在本次強降水過程中遭到不同程度水浸內澇。不過,有供港菜基地負責人表示,廣東地區的供港蔬菜基地基本都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應對模式,每年到了颱風季,都會做好加固瓜棚,加深排水溝等工作,因此即使遭遇強降雨,影響也不大,「暴雨這幾天我們還是保障了每天足量供應港澳。」\大公報記者 李紫妍廣州報道
記者從東莞一家供港菜基地了解到,針對每年的颱風梅雨季,廣東各地的供港菜基地都已經積累豐富應對經驗,例如他們提前根據氣象部門的預警,採取了加固瓜棚、深挖排水溝、強化肥料等措施,每日產量優先供給港澳,保障供港菜的質量、價格穩定。
萬達豐供港蔬菜基地位於東莞石碣鎮,規模達400畝,每天向香港提供應季蔬菜約4-5噸,當前提供的蔬菜品類以茄子、毛節瓜、青瓜等為主,還有香葱、莧菜等部分葉菜。基地負責人王智明告訴記者,雖然東莞降雨量較大,但基地暫未受到影響,「我們提前根據氣象部門的預報,加固了瓜棚的支撐架,清理並且加深了排水溝,方便排水。」此外,還會對種植肥料進行加強,以對沖暴雨的影響,提前做好防病蟲害工作,在後續的加工分揀環節,也會提前做好預防應對。
部分蔬菜品質或會打折扣
「暴雨這幾天,我們還是保障了每天足量供應港澳。」記者從基地現場的視頻和圖片看到,農田的積水大約淹至地面作物根部,導致部分香葱等倒伏在地,但大範圍的作物仍然茁壯。王智明表示,其實廣東地區的供港蔬菜基地基本都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應對模式,無論是本輪強降水,還是此前的颱風襲擊,每年到了傳統梅雨颱風季,都能夠根據氣象預警從容應對,保障港澳蔬果供應,一般不會受到太大影響。而且,他表示供港澳蔬菜只佔基地的總產量一部分,哪怕總體產量有所減少,也還是有足夠的儲備可以補充,「而且我們會優先供應港澳地區。」
另一方面,受氣候特徵影響,當前季節供應香港的蔬果主要來自西南、西北等天氣更加穩定的地區,王智明說,每到梅雨颱風季,約有80%的供港蔬菜都來自上述地區,而廣東因颱風、梅雨等天氣頻發,作物生長條件不夠穩定,夏秋季節供港澳市場比例本身較小,因此總體對香港蔬菜的供應和價格都並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只是在暴雨衝擊下,部分蔬菜的品質可能會打折扣。
據廣東氣象部門研判,5日至6日,強降水仍將持續,6日河源、梅州、清遠、韶關、茂名、雲浮和湛江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上述地區雷雨時局地伴有8級左右短時大風。7-8日,本輪強降水過程結束。
中央財政下達10億元復產
據了解,財政部近日會同農業農村部、水利部下達農業防災減災和水利救災資金10.15億元,支持受災地區積極應對洪澇、乾旱等災害影響,加快恢復農業生產。
支持北京、河北、內蒙古、廣東等地做好洪澇災後救災工作,重點對農作物改種補種、農田積水搶排、農牧漁業生產設施及水利工程設施修復等救災措施給予適當補助;支持山東、河南、湖北等地做好乾旱救災工作,重點對增肥保苗、灌水補墒、調水運水、增打機井等救災措施給予適當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