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量身定製/繪村民威水史 塗鴉牆特色滿滿

時間:2022-11-08 04:25:21來源:大公报

  圖:廣州南沙大嶺村的牆繪繪出當地民俗。\大公報記者黃寶儀攝

  普通的紅磚牆,換上了馬賽克獅頭、十番鑼鼓、龍船漂移等「新裝」;古村裏充滿歷史痕跡的建築外牆,被繪上了村民的「威水史」;用蠔殼砌成的「白鷺」,從青灰色的牆壁上翩然「飛」出,成為粵東「蠔鄉」晨洲村活靈活現的名片……牆繪作為一種公共藝術形式,被「90後」大量運用到鄉村振興的建設中,成為村民與遊客交流的媒介,更好地傳播古村的「歷史聲音」。

  作為內地一種新興的環境藝術形式,牆繪藝術因為實施便利和見效快,廣受歡迎,全國各地都出現了鄉村牆繪創作的嘗試。走進廣州南沙大嶺村,穿過祠堂,遊客迎來一片「彩繪」牆:大嶺荷塘、龍舟競渡、金豬祭祖、漁歌晚唱、醒獅獻瑞……大嶺村的歷史和民俗,都被「大象工坊」的藝術家陳旭南一一描繪在牆上。村民看了親切,遊客見了新鮮。

  還在廣州美術學院裝飾藝術系攻讀碩士時,陳旭南就成立了工作室「大象工坊」,至今已有十年。過去四年來,隨着鄉村振興成為熱點,團隊為嶺南古村名鎮量身定製牆繪,總計創作面積超過6000平方米。面對一個村落、一個社區的空間,大象工坊進行創作前期策劃時,都要走街串巷,進行一系列細緻調研,嘗試去發掘、提煉那一片土地的文化元素,然後結合現場,實施牆面與環境的具體情況進行創作,「因牆施藝」,繪製出屬於那一個地方獨特的作品。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