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保護
•實行原真性保護,把古運河畔5.09平方公里的明清古城納入整體保護,修繕名人故居、鹽商宅第、園林等重要歷史遺存,並加以合理利用,延續了傳統的市井味、煙火氣。
活化傳承
•堅持活態化傳承,打造了東關街、仁豐里等歷史文化街區,集聚了近百家非遺工作室,做到了文化遺產可知可感可體驗。古城皮市街以其傳統風貌和時尚品位的完美結合吸引了大批年輕人,成為網紅打卡地。
創造轉化
•推動創造性轉化,打造以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為標誌的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核心展示區,集文物保護、非遺展示、文化創意、旅遊度假於一體,實現了見物見人見生活。
生態保護
•大力推動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拆除了一大批小碼頭、小船廠、小砂石廠和環境污染企業,對沿河區域嚴控開發強度、加強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在長江揚州段三江營水域建立江豚保護基地,讓一度瀕臨滅絕的「水中大熊貓」棲息繁衍、悠遊自在。
黃金水道
•實施運河綜合整治,積極打造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範區,大運河揚州段年船舶通過量達3.6億噸,成為暢通高效的內河航運樣板和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
大公報記者賀鵬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