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揚州深入開展運河文化遺產的全面保護。圖為揚州運河三灣景區。\新華社
6月27日,2022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在中國揚州舉辦,會上形成並發布了世界運河城市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揚州倡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授予揚州「運河城市實施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樣板城市」,這是全球首個獲得這一榮譽的城市。\大公報記者 賀鵬飛
2022世界運河城市論壇由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這是該論壇升格為國家級機制性論壇後首次舉辦。來自中外運河城市、國際組織、駐華使館和研究機構的代表以「線上+線下」的形式,圍繞運河城市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主題進行對話交流、深入研討,並形成「揚州倡議」。
「揚州倡議」呼籲,加強統籌謀劃,全面推進運河城市可持續發展;堅持共建共享,着力打造人民生活幸福的運河城市;注重創新融合,建立健全運河遺產保護傳承利用機制;推動合作共贏,積極促進世界運河城市交流互鑒。
在論壇開幕式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駐華代表白雅婷向揚州市委書記張寶娟授予揚州市「運河城市實施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樣板城市」,並發布了《運河城市實施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一揚州可持續發展報告(2021)》,這也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參與的全球首個運河城市可持續發展報告。
可持續發展目標完成92.2%
作為聯合國負責推進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重要機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於2021年與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WCCO)合作構建了全球首個運河城市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並完成了上述《報告》。《報告》從人類、繁榮、地球、和平和夥伴關係5個維度共計87個指標上,對運河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進行綜合評價。
白雅婷表示,截至2020年,揚州在其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的完成率達92.2%,其中一半以上的指標已經達到最終目標。在此方面,揚州為其他運河城市提供了有益參照,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將繼續並擴大運河城市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評估,覆蓋更多的運河城市。
揚州市委書記張寶娟在論壇上作《揚州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報告時表示,運河城市可持續發展,首要是文化的賡續傳承,核心是經濟的接續繁榮,前提是自然生態的永續利用,根本目的是為了人的可持續發展。
據介紹,揚州深入開展運河文化遺產的全面保護、活態傳承與科學利用,建設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發展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向世界講述大運河的中國故事。同時,揚州統籌推進長江大保護和江淮生態大走廊、南水北調清水廊道建設,創成國家生態市、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
運河文化是國際對話通用語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在開幕式上指出,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加強統籌謀劃,全面推進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運河是滋養沿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要堅持共建共享,讓運河文化更好融入當代社會和百姓生活。運河文化是流淌的活態文化,要注重創新融合,建立健全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機制。運河文化已成為國際對話合作的通用語言,要推進合作共贏,助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