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創新先驅/華為「年度發明」 90後挑大樑

時間:2022-06-09 04:25:10來源:大公报

  圖:華為全球攬才,銳意攻關智能駕駛技術,處業界領先地位。圖為去年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上,全球首款3激光雷達量產車──極狐阿爾法S 華為HI版登場。該車款搭載鴻蒙車機OS系統,可達到華為最高階自動駕駛輔助的水平,適用場景包括小區、紅綠燈路口、人車混行避障等。\資料圖片

  華為6月8日在深圳舉行「開拓創新視野:2022創新和知識產權論壇」,並公布了在其兩年一度的「十大發明」評選活動中獲獎的重大發明,涉及AI計算、加法神經網絡、光虹膜、智能駕駛等新領域,「十大發明」幾乎都是「90」後人員挑大樑。華為首席法務官宋柳平表示,評選「十大發明」是華為創新投入的一個縮影,能夠讓大家更直觀地感受到華為公司研究投入所取得的部分成果,為產業、客戶和消費者以及整個社會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價值;同時亦能激勵湧現更多的創新者,為華為奠定人才基礎。\大公報記者 毛麗娟深圳報道

  華為的該獎項旨在肯定和獎勵有潛力的開創新的產品系列、有重要商業特性、並為公司和行業帶來巨大商業價值的發明或專利技術。今年由於有兩項發明的得票數並列,「十大發明」獎項授予了11項華為發明。第一項獲獎發明是全新的加法神經網絡。這項發明能夠在保證精度的前提下,使計算功耗和電路面積下降70%,相關技術可以廣泛應用於各種終端設備、消費電子產品、智能汽車和電信網絡。

  人車混雜路況 輔助定位決策

  該項發明的代表王雲鶴來自華為2012實驗室諾亞方舟實驗室,是一名高級研究員,他在現場介紹,當前大家都追求「極高質量、極優體驗」的電子消費產品,但連續使用後會出現手機發熱,手錶、耳機的待機時間下降,通過加法神經網絡的相關技術進行優化,就可以大幅省電,改善體驗。

  王雲鶴從小就對計算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99年,他還是一名三年級的小學生,在一台286電腦的DOS操作系統上,用鍵盤鑽研黑白遊戲《波斯王子》的各種技巧,對計算機科學技術的全部想像,局限在了那塊黑白灰綠的屏幕上,以及對一個遊戲人物的操控裏。王雲鶴博士考進了北京大學,進入華為從事邊緣計算領域的算法開發和工程落地,研究領域包含深度神經網絡的模型裁剪、量化、蒸餾和自動搜索等。

  第二項獲獎發明是多目標博弈算法。發明代表人是同樣來自華為2012實驗室的程思源,這項專利的主要應用場景是在地上跑的自動駕駛。程思源在現場介紹,這項發明解決了自動駕駛裏的一些關鍵挑戰,包括城市道路人車混雜的複雜場景裏的定位、感知及決策問題。這項發明解決交互場景接管難比例超過70%,縮短通行時間40%,減少存儲開銷200倍,降低算力消耗超過85%。

  2021年,華為是中國獲得授權專利最多的公司,在歐洲專利局專利申請量排名第一,在美國新增專利授權量排名第五。華為PCT專利申請量連續五年位居全球第一。華為知識產權部部長樊志勇表示:「過去五年,已有超過20億台智能手機獲得了華為4G/5G專利許可。」

  願與全球分享科創成果

  華為首席法務官宋柳平表示:「華為將大量的創新成果通過專利的方式向業界公開,並願意在全世界範圍內提供專利與技術許可,與全球分享科技創新的成果。」

  華為攻關科研,為培育技術領軍人才,可謂不惜工本。今年4月25日,華為官方公眾號「華為招聘」發布公開信息,開出5倍以上薪酬,不限學歷和學校,面向全球招募天才少年。華為在2021年年報發布會上透露,去年和前年兩年,華為大概招聘了2.6萬應屆畢業生,其中300多人為華為定義的「天才少年」。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