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名從事藝術品行業的港青介紹其項目。」大公報記者盧靜怡攝
在19日舉行的廣東省「雙區」建設新聞發布會上,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省大灣區辦)主任鄭人豪表示,除了推進基礎設施「硬聯通」,廣東也着力推進「軟聯通」,推動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建設國際化法治化市場化的營商規則。例如,職業資格認可、標準銜接範圍持續拓展。在醫師、教師、導遊等8個領域,以單邊認可帶動雙向互認,3000多名港澳專業人士取得內地註冊執業資格。鄭人豪介紹,在民生的社會保障方面,「灣區社保通」政策落地,截至2021年底,港澳居民在粵參加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累計達27.92萬人次。
鄭人豪介紹,港澳居民來粵生活發展更加便利,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加快形成,港澳居民民生領域市民待遇全面落實,越來越多港澳青年來粵就業創業。
目前,在粵納入就業登記管理的港澳居民超過8.51萬人。而廣東建成的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孵化基地體系,累計孵化港澳項目超過2300個、吸納港澳青年就業達3400餘人。
「走出香港『舒適區』來到廣東創業,我的朋友圈越來越大了。」在珠三角發展的港青林小姐表示,此前在香港一家設計公司工作,但由於本地市場小,她很快就看到職業生涯的天花板。她在疫情前,來到深圳開設一家設計公司,決定自己做老闆「大展拳腳」。她笑言,現在大到樓宇外立面的品牌LOGO,小到停車場、電梯間的指示牌,都是她可以發揮的地方。「成就感強很多!」\大公報記者 盧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