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當地農戶在項目地耕種。\受訪者供圖
非洲年輕人眾多,是一片年輕的土地,充滿陽光與活力。這裏的人們熱情開朗,天生樂觀。這是很多到過非洲的中國專家們對非洲的第一印象,並從此喜歡上了非洲。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小雲也不例外。他坦言,我們的很多援助項目,對當地的幫助非常大,但同時,我們的幫助絕不僅僅是單向的,這些援助項目和援助活動,給我們也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學習機會。
過去多年間,中國先後向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區、大洋洲等地區120個國家援建農場、農業技術示範中心、農技實驗和推廣站,派遣農技人員傳授技術,提供諮詢,為受援國培訓農技人才,提高農業生產能力。
「但是,我們的幫助絕不僅僅是單向的,這些援助項目和援助活動,給我們也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學習機會。我們學習到了新的作物種植系統,學習到了非洲人如何和缺水、缺化肥、缺錢做鬥爭,尤其是他們食物的多樣性,如何更多地獲取植物蛋白等。」李小雲說,這個過程也讓我們更好地從全球視角、非洲視角去重新看待自己。
在李小雲看來,在每天和非洲國家民眾的互動中,你會了解到,你的合作夥伴是怎麼想的?他是怎麼看待你的?衝突在哪裏?一些問題是如何產生的、又該怎麼克服?「非洲人其實也是我們的老師,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言談、接觸,他們會帶給我們截然不同的經驗。在相互交流中,我們會接受不同的意見反饋,不斷地校正我們自己看待自己的態度,不斷地學習,怎樣真正去融入世界,真正去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