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極端天氣/北澇南旱頻「造訪」 專家:警惕黑天鵝\大公報記者 江鑫嫻

時間:2021-07-14 04:24:45來源:大公报

  圖:7月7日,吉林長春遭遇暴雨天氣,市區多處出現積水。圖為工作人員冒雨涉水維護排水設施。\中新社

  年初寒冷天氣致多地氣溫降至1966年以來同期最低、春季多次大範圍沙塵侵襲北方、近日南北方多地遭遇「水火兩重天」……今年以來,北澇南旱頻繁「造訪」,對民眾生產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嚴重影響。多位氣象專家表示,今年天氣氣候特徵異常。7-8月中國氣候狀況總體偏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旱澇災害和高溫天氣的影響偏重。另有水利專家表示,需警惕水旱災防禦領域的「黑天鵝」、「灰犀牛」事件。

  據悉,5月底,氣象部門將今年汛期氣候年景從「一般到偏差」調整為「偏差」,認為區域性、階段性旱澇災害明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部分地區可能出現階段性高溫熱浪。國家氣候中心的盛夏氣候預測顯示,今年盛夏(7-8月),中國主要多雨區位於西北地區中東部、內蒙古大部分地區、華北、東北、黃淮、江淮東部、江南東北部、西南地區東部和北部、江漢大部及華南南部。與常年同期相比,寧夏、山西、黑龍江等北方多地偏多2成至5成,洪澇災害偏重。

  內地多流域或現較重汛情

  在流域降水方面,預計今年盛夏,黃河、松花江和嫩江流域降水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多,可能出現較重汛情;海河、遼河流域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局部地區可能出現階段性洪澇;珠江和長江流域可能出現階段性汛情。水利部副部長劉偉平在接受內地媒體訪問時表示,今年中國氣候形勢複雜,極端氣象水文事件可能多發,水旱災害防禦面臨重大考驗,要警惕「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颱風亦不可忽視。預計7月至12月,登陸或顯著影響中國的颱風個數為6個至8個,接近常年(平均為6個)到偏多;平均強度為中等到偏弱;主要影響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可能有北上颱風顯著影響華東及以北地區。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王志華認為,7月份的防汛重點區域一個是北方流域,另一個則是東南沿海颱風帶來的暴雨影響,需進一步防範。

  多地持續處於「燒烤」模式

  另外,多地還將持續處於「燒烤」模式。據預測,今年盛夏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新疆大部、黃淮、江淮、江漢、江南等地高溫(日最高氣溫35℃),日數較常年同期偏多,將出現階段性高溫天氣。王志華提醒,需注意高溫對人體健康的不利影響,做好防暑降溫的供電應急準備工作。

  「極端天氣頻發,警示我們應高度重視科學應對氣候變化和適應氣候變化。」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表示,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未來極端天氣氣候引發的災害將趨多趨強,高溫、洪澇、乾旱等災害風險加劇,預計到2024年前後將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夏季可能出現長時間高溫熱浪,到本世紀末高溫熱浪的數量可能增加3倍。

  賈小龍還提醒,全球氣候變暖及極端氣候事件多發對糧食生產、水資源、生態系統、人類健康等自然系統和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因此,要科學應對氣候變化,通過主動適應氣候變化減少氣候風險。同時,盡早實現全球碳中和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根本性解決方案。還要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