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制度技術齊創新 深港合作新里程

時間:2020-10-14 04:24:51來源:大公報

  圖:深圳發揮灣區核心引擎功能,需要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圖為9月在深圳國際無人機展上展出的大型垂直起降智能飛行器/中新社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11日印發的《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及增強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核心引擎功能。《實施方案》透露,未來深圳將有更多「硬件」、「軟件」與國際實現「無縫對接」。專家表示,對於深圳發揮灣區核心引擎功能,一是看技術創新、二是看制度創新,包括深港跨境合作創新。在大灣區的協同發展尤其是與香港的合作中,深圳將做強做實「香港─深圳」這一極,高標準建設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大公報記者 毛麗娟深圳報道

  13日,廣東省召開全省支持深圳開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工作部署推進會,要求全省深刻認識實施綜合改革試點的重大意義,舉全省之力推動深圳綜合改革試點各項任務落地落實。

  《實施方案》要求深圳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率先完善各方面制度,構建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新格局,推動更高水平深港合作,增強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核心引擎功能。

  去年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及六條基本原則,其中兩條就是:創新驅動,改革引領;協調發展、統籌兼顧。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表示,深圳正是內地一個以創新來驅動發展的代表性城市,未來粵港澳大灣區也要靠創新驅動、改革引領,很自然需要深圳去擔當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核心引擎功能。

  加強立法探索 鼓勵大膽試驗

  「如何做到發揮深圳在大灣區的核心引擎功能,一是看技術創新、另外是看制度創新包括深港跨境合作的創新,中央這次公布的方案鼓勵深圳去做全方位的改革,包括土地管理、戶籍制度改革、知識產權保護、醫療改革、人才制度改革等方方面面,同時又支持深圳擴寬經濟特區立法空間,在新興領域加強立法探索,是真正讓深圳用好特區立法權的優勢,鼓勵深圳大膽嘗試、大膽試驗。」洪為民認為,深圳的改革不單獨是自己的事情,它肩負着使命,要繼續做原來的「排頭兵」、「試驗田」,將成功的經驗推廣至大灣區乃至全國,將不成功的經驗進行修正。

  完善法治跨境協作機制

  在新一輪發展中,深圳應牢牢抓住大灣區建設這個「綱」,深度對接港澳所需、深圳所能、灣區所向。《實施方案》提及支持以規則銜接深化大灣區合作發展、支持完善法治領域跨境協作機制、推動構建與國際接軌的金融規則體系、支持在深圳開展國際前沿藥品臨床應用、支持深圳引進境外優質教育資源……這些提法透露未來深圳將有更多「硬件」、「軟件」與國際實現「無縫對接」,尤其是「軟件」層面的對接。

  深圳前海智庫一研究員表示,在探索規則銜接方面,深圳將研究國際一流灣區建設經驗和國際通行規則,借鑒國際灣區先進的制度經驗,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在法律、政策、制度層面作深入研究,探索逐步將公共管理、社會服務等納入先行先試範圍。尤其深圳將借鑒港澳完善的經濟、社會、文化、政府管理等體制機制,推進社會管理體系改革,改善法治環境,為大灣區建設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他透露,在大灣區的協同發展尤其是與香港的合作中,深圳將以規則銜接為重點,以科技創新、民生領域等合作為突破,做強做實「香港─深圳」這一極,推進一系列重大平台建設:高質量建設前海蛇口自貿片區,高標準建設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