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民營經濟圖片展現場(陳旻 攝
大公網12月19日訊(記者 陳旻)12月19日,江蘇省工商聯主辦的「潮湧揚子江——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江蘇民營經濟圖片展」啟幕,一幅幅照片從黑白到彩色,從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到90年代再到21世紀,從個體商販、小五金、服裝廠、食品廠到港口建設、船舶制造、海洋化纖、光伏產業、量子通信等等,生動展現了江蘇民營企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成長歷程。
社辦小廠照亮農民致富夢(陳旻 攝
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工商聯主席許仲梓表示,從1980年代創造全國矚目的蘇南模式,到1990年代通過產權制度改革誕生大批民營企業。江蘇民營經濟從與國資、外資的「三足鼎立」到佔據全省經濟「半壁江山」。截止2018年9月,江蘇民營經濟增加值佔全省GDP比重達55.4%。不久前發布的2017年中國民營經濟500強,江蘇有86家企業上榜,居全國第二位,僅次于浙江93家;全省民營科技企業12萬家,居於全國前列。
個體戶出現激活市場(陳旻 攝
據江蘇恆力集團董事長陳建華介紹,該集團承擔的國家煉油行業對民營企業放開的第一個重大煉化項目、國家有史以來核准單體規模最大的煉化項目——恆力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已經開始投料開車。恆力也從現有的織造、聚酯化纖、PTA領域延伸至行業更上游的PX、煉化環節。2019年,恆力集團總營收預計將突破6500億元人民幣,利稅650億元人民幣,將真正實現「從一滴油到一匹布」全產業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