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學中華文化大講堂共建單位揭牌儀式20日在暨大華文學院舉行。(盧靜怡 攝
大公網11月20日訊(記者 盧靜怡)暨南大學中華文化大講堂共建單位揭牌儀式20日在暨大華文學院舉行。記者了解到,暨南大學學生來自115個國家及地區,涵蓋所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大講堂每年開設2期,自2016年4月揭幕以來,已有超過2.2萬名海外學子參與,至今已開設12個中華文化研習班課時1500多節,活動和比賽300多場。
暨南大學副校長饒敏表示,暨大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和暨南大學重要講話精神,擦亮暨南金字招牌,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共同打造廣東乃至全國高校第二課堂中華文化傳承弘揚高地、為華人華僑學生研習傳播中華文化創造良好條件。
饒敏在揭牌儀式上表示,暨南大學一貫以來秉承「忠信篤敬」的校訓,以優秀中華文化培養造就人才。促進文化交流與融合,傳承弘揚中華優秀文化,這既是華僑最高學府的歷史使命,也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一帶一路」倡議、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橋頭堡的重要組成部分。她說,希望「大講堂」項目在社會各界及廣東省重要文博單位的關心支持下,與校外共建單位緊密協作、越辦越好,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繁榮、為維護祖國統一、團結凝聚海內外中華兒女齊心共築中國夢貢獻智慧與力量。
暨大副校長饒敏為「大講堂」項目的顧問(盧靜怡 攝
在揭牌儀式后,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和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正式成為大講堂的共建單位,至此暨大的校外中華文化研習教育實踐基地增至7家,涵蓋廣東政府文博管理機構、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海絲申遺中國預備名單單位,為暨大港澳台僑學生開展中華文化、嶺南文化、「一帶一路」和愛國主義的教育積累了豐富的文博資源、創造了良好的校外實踐場所。
暨大的文化傳承工程的國際化據點,已讓50餘個國家、2.2萬在校學生受益。(盧靜怡 攝
記者了解到,今年暨大文化大講堂中,來自漢服禮儀和射藝研習班的同學帶來了射藝節目《箭陣》和中華漢服禮儀展示節目《文明的回響》。這些節目都是大講堂研習班學員研習中華文化的成果,雖然略顯青澀稚嫩,但都飽含了華人華僑學生學習祖(籍)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赤誠之心。在現場不僅能看到秦漢、隋唐、宋明等時期形制的漢服,領略千年服飾文化之美,還能學習漢服禮儀知識、親身試穿華美的漢服,感受泱泱中國的「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的不凡氣質。射藝乃古代六藝之一,講求立德正己、禮樂相和,倡導人格塑造,是寓德于射、寓禮于射、寓教于射的珍貴人文實踐項目。輔導員們為華人華僑學生精湛的射藝所折服,紛紛參與射箭體驗,感受這古老又強健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