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長和出售巴拿馬運河等港口,持續引發社會熱議,網民在各大網絡平台紛紛表達失望、憤怒之情。
長江和記集團在2025年3月宣布向美國貝萊德財團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等資產。交易持續引發熱議,對於有關企業和決策人士「小慈善、大失義」、「假仁義、真唯利」、在「資本逐利」與「家國大義」間走鋼絲的行為,廣大網民在各大網絡平台紛紛表達失望、憤怒之情。
網民「竹林聽泉聲」怒斥,有關決策人士「本係香江遺珠,偏作夷狄鷹犬」。又列其「十惡」,包括「巧取豪奪,囤地牟暴。昔年浦東新闢,萬商雲集,李氏佯作投資,巧取陸家嘴三十億金。十六年間,任其荒蕪,坐觀樓宇拔地,待價而沽。及至華堂林立,獨留瘡痍,轉手竟得二百億錢。」
網民又提到,相關交易實乃「背祖忘宗,資敵以器。觀其港口布局,暗合鎖鑰:巴拿馬雙港,控兩洋咽喉;鹿特丹巨埠,扼歐陸門戶」,「貝萊德百九十萬刀幣賤賣,趨若甘飴。此非商賈逐利,實乃暗通款曲。」
留言正告:懸崖勒馬,猶未為晚
網民再斥其「挑釁國威,挾洋自重。察其近日所為,已逾商賈本分:面對國家監管,陽奉陰違;遭遇民間譴責,變本加厲。巴拿馬港口交易,置商務部警告於不顧」,竟行「挾洋抗中」。
網民正告:「懸崖勒馬,猶未為晚;若再執迷,必遭天譴。須知共和國非晚清孱弱,十四億人非東亞病夫。憶往昔整治螞蟻,雷霆手段震驚寰宇;看今朝監管資本,組合重拳整飭亂象。香港國安法利劍高懸,反制裁法鐵拳待發。從霍爾果斯到海南自貿,追稅風暴席捲離岸空殼;自銀保監會至市場監管,組合重拳整治無序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