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學子與「虎王」王建民(前排中間)合影 大公報實習記者韓偉攝
【大公報訊】實習記者馮智然、彭晨暉民權報道:本次中原行,香港傳媒學子也走進了河南民權縣王公莊村,探索這裏的畫虎生意經。據悉,這被稱為「農民畫虎第一村」,全村1366人中有約900人加入了畫虎大軍。虎畫帶動了整個王公莊村的經濟發展,也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走進村內的一間畫室,牆上一幅幅虎畫像栩栩如生:有的怒目齜牙威武霸氣,有的俯卧松石仁厚祥和,它們神色各異,虎虎生威,讓人頗有誤入百虎園之感。正是這些虎畫像,吸引許多人慕名前來高價收藏,巔峰時甚至出現了「一幅畫換一輛車」的盛況。
王公莊村的虎畫緣起於鎮宅辟邪的傳統,「虎」音近「福」,有着福氣沖天的美好寓意。有「四大虎王」之稱的畫師王建民介紹,虎畫主要採用工筆作畫,筆法非常考究,在毛色、眼神、姿態的處理上都有特定的技法,才能令虎像色彩鮮明、質感細膩,虎畫也因此而擁有非常可觀的市場。
到如今,畫虎村的新生代畫師異軍突起。80後畫師王建輝,自幼學畫虎,如今已有二十多年的畫齡。除了賣自己的作品,他還開設多個畫室授課,到目前他已帶了九年學生,共計約上千人。「我肯定會一直堅持下去的,因為喜歡得厲害。」王建輝說,他下一步打算擴大工作室規模,並拓展國際性交流。
近年來隨着市場需求的多樣,虎畫像的題材和畫風也有着創新性改變。據民權縣新聞科長張增峰介紹,「王公莊村的新生代畫家越來越多,他們敢於突破敢於創新。」
同樣在創新的還有營銷方式。「四大虎王」之一的畫師肖彥卿就緊抓潮流開通直播平台,進行直播作畫與作品展示。「通過直播平台,作品當場就能賣出去。」肖彥卿說,「800元起價,兩分鐘之內就加到8000元,和拍賣差不多了,大家都在搶。」
除了畫虎產業,「畫虎村」借助政策扶持與鄉村一體化發展,打造文化旅遊新村。2010年3月,王公莊文化旅遊景區被國家旅遊局公布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提升了農民工筆畫虎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同時,也拓寬商丘旅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