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貿戰談判 中方守住三大底線

時間:2018-05-22 03:16:18來源:大公網

  圖:21日,劉鶴會見出席中美省州長論壇美方主要代表/新華社

  【大公報訊】綜合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公眾號俠客島報道:中美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雙邊經貿規模巨大,有分歧甚至有糾紛並不奇怪,雙方能就分歧坐下來談,本身意義就很重大,也是雙方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中美共識守住了中方三大底線:以中國擴大進口的積極主張緩解貿易不平衡,而不是中國減少出口的消極主張;沒有設定「中國削減兩千億美元貿易順差」指令性計劃指標;維護了中國追求產業升級、自我發展的權利。

  就本輪中美經貿磋商,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這樣認為,中美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雙邊經貿規模巨大,有分歧甚至有糾紛並不奇怪,雙方能就分歧坐下來談,本身意義就很重大,也是雙方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張茉楠認為,美方提出的保護知識產權、開放投資市場等一些結構性訴求,並不是美方要求我們這麼做,而是我們需要通過解決這些結構性問題。中美雙方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加強合作,是一個雙方互利共贏的切實舉措。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戰略與發展研究院研究員王孝松認為,目前我國對美貿易順差規模較大,但這並不是中方刻意追求的目標,我們願意看到中美經貿關係更加平衡地發展。「合作共贏是中美經貿唯一的正確選擇。」張茉楠說,中國擴大開放的承諾和舉措,包括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等,充分展示了中國擔當,在全球贏得廣泛點讚。雙方繼續加強相互投資合作,不僅有利於中美兩國,也有利於全球經濟貿易的穩定繁榮。

  多進美國油氣有助改善能源安全

  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則認為,這個結果守住了我方不可退讓的三大底線:1、以中國擴大進口的積極主張緩解貿易不平衡,而不是中國減少出口的消極主張;2、沒有設定美方當初提出的「中國削減兩千億美元貿易順差」指令性計劃指標;3、維護了中國追求產業升級、自我發展的權利。

  梅新育舉例說,中國天然氣消費,面臨資源和價格雙重約束。而美國頁岩氣生產爆發式增長,使得美國迅速成為全球天然氣價格的窪地。因此中國製造業和整個國民經濟不得不承受數倍的能源成本劣勢,而且激勵了中國製造業向美國轉移產能,以求獲取其廉價油氣能源、原料供給。另外,為了改善自己在能源進口貿易中的談判地位,中國需要推進油氣進口來源和方式多樣化,管道油氣和海運油氣並舉。梅新育還認為,增加進口美國油氣,不僅不會損害我國能源安全,反而有助於改善我國能源安全。中國完全可以兼顧進口規模效益和進口來源、方式多樣化。

另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21日上午在京會見了來華出席第四屆中美省州長論壇的美國阿拉斯加州州長沃克、新墨西哥州副州長桑切斯等美方主要代表。劉鶴說,我剛從華盛頓返回北京,此次中美雙方就經貿問題進行了積極、務實、富有成果的會談,達成一些重要共識,這符合兩國人民的利益,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利益。中美省州長論壇是重要的雙邊地方交流機制,希望雙方從地方層面推動多領域務實合作,促進中美關係穩定健康發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