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金鐘名都酒樓昨日宣布,將於九月二十七日結業,有市民在門口打卡懷緬。\大公報記者伍軒沛攝;右圖:不少市民昨日特意前往名都酒樓吃飯。\大公報記者麥潤田攝
【大公報訊】記者伍軒沛報道:有35年歷史的金鐘名都酒樓昨日宣布,將於9月27日結業。名都能容納100圍大型宴會,手工點心及懷舊點心車更是酒樓的特色,不少市民昨日特意前來打卡懷緬,有食客表示最不捨是點心蝦餃,皮薄餡靚。該舖位早前以3.544億元沽出,新買家為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表示單位將用於教學相關用途。
食客不捨招牌蝦餃
資料顯示,名都的母企聘珍樓集團,於1989年以4.55億元購入統一中心4至5樓全層和601室,其後分階段出售物業,買家均為教育機構,包括2023年以4800萬元沽出統一中心601室,買家為香港大學。4樓全層於上月中旬以3.544億元易手,按全層面積約31410方呎計,成交呎價約11283元。科大昨日回覆《大公報》查詢表示,購入該樓面料作為日後教學之用。
名都酒樓於今年4月至6月期間,暫停部分星期二、三的晚市營業。昨日酒樓照常營業,但門口及亮眼處都貼上結業通告,表示「為數代市民服務,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並舉辦無數難忘的宴會」,感謝客人支持與員工的辛勤付出。
不少市民前來打卡留念,午市時段門外大排長龍。客人林女士與丈夫在酒樓招牌前自拍留念,她對酒樓結業甚感可惜,「怎麼說也是金鐘一個地標。」她說光顧十多年,幫襯開的旅行社每次都在酒樓開茶會。
立法會議員梁子穎認為,餐飲業近年經營不容易,酒樓營業方賣舖屬商業決定,「一面(賣方)得到資金,一面(買方)得到有利位置,是雙贏。」立法會議員梁熙認為,大專院校的教學空間、學生住宿設施不足,限制了發展空間。美國最近收緊海外學生的學生簽證,為香港發展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帶來更多機會,此時是合適的時間點,為大學未來擴展佔據有利的位置。
美聯商業首席營業董事麥世強認為,隨着消費模式改變,酒樓業及零售市道調整,教育機構成為巨舖租賃的新動力。這類舖位通常位處交通樞紐,空間寬敞且實用率高,適合學校或培訓中心使用。加上近年海外及內地學子對赴港升學可謂趨之若鶩,大大刺激本港租務需求及租金表現,直接帶動了對教育設施的需求擴張。
他預料教育機構對巨舖的興趣將「陸續有來」,相信未來半年至一年,更多位於住宅區或商業區的閒置巨舖會獲教育機構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