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芯片中的二十組光子陣列裏,每組都包含了2401根波導/受訪者供圖
【大公報訊】倪夢璟上海報道:上海交大14日公布,該校物理與天文學院金賢敏研究團隊成功制備出了有報道以來世界最大規模的三維集成光量子芯片,並演示了首個真正空間二維的隨機行走量子計算,這也是國內自主的首個光量子計算芯片。金賢敏表示,該項目展示了二維量子行走在光子集成芯片中的實現,有助於將來實現更多以量子行走為算法內核的模擬量子算法,展現量子的優越性,對最終實現超越經典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有重要意義。芯片化集成是光量子計算機和量子人工智能邁向實用化的關鍵,該研究成果的發布,對中國量子科學研究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金賢敏說,若通過模擬量子計算,則可在特定條件下直接探索新物理和在特定問題上推進遠超經典計算機的絕對計算能力。他強調,光量子芯片的研發仍然處於早期階段,仍然需要在損耗、精度和可調控能力等各項指標上,在材料、工藝和混合芯片架構上,以及在與量子計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測量系統融合上開展大量研究,扎實推進,構建尺度和複雜度上都達到全新水平的光量子系統,實質性地推動新物理的探索和量子信息技術的實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