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周琳北京報道:記者14日從中科院獲悉,中國科研團隊首次在國際上獲得水合鈉離子的原子級分辨圖像,並發現了一種水合離子輸運的幻數效應。中科院院士、課題負責人王恩哥表示,這次發現將對離子電池、海水化淡、生物離子通道等多領域產生重大意義。此外,該工作發展的實驗技術也首次將水合相互作用的研究精度推向了原子層次,未來有望應用到更多更廣泛的水合物體系,開闢全新的研究領域。成果當日發表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上。
研究結果表明,可通過改變表面晶格的對稱性和周期性來控制受限環境或納米流體中離子的輸運,從而達到選擇性增強或減弱某種離子輸運能力的目的。這就意味着,在海水化淡,可以設計特定對稱性和周期的材料來提高離子的過濾效率和選擇性;在離子電池應用上,可以通過對電極材料進行界面調控,提高離子的傳輸速率,從而縮短充電時間和增大電池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