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謝鋒、參訪團成員與戰旗村村民座談\大公報記者畢小鶯攝
9日,外交部駐港公署四川參訪團到成都郫都區戰旗村考察。參訪團親眼目睹中國農村巨變,令他們大開眼界。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今天外國朋友們確確實實是用他們自己的眼睛,看到了一個互聯網+共享農業的這樣一種新經濟,看到了一個新時代的新農村,非常令人振奮。\大公報記者 畢小鶯、李兵成都報道
謝鋒說,走進戰旗村就可以看到,這裏產業非常興旺,生態非常宜居,民風非常文明,老百姓生活富裕,管理得井井有條。參訪團的外國朋友對這裏豎起大拇指,對村口展示廳展銷的蔬菜、大米、果酒、豆瓣醬等土特產充滿好奇,對這裏乾淨整齊的樓房民居讚口不絕。他們眼中,這是中國西部的美麗鄉村,村民們質樸進取,蘊藏着發展和機遇。
中共十九大描繪了振興鄉村的宏偉藍圖。謝鋒說,參訪團各位總領事、商會和媒體的朋友常駐香港,對中國大城市和東南沿海地區很熟悉,但來中國西部腹地和鄉村的機會可能不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根本目的就是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因此新時代國家大發展不僅包括大城市,更包括廣大鄉村。
謝鋒表示,習近平二月考察戰旗村說:我們不能一面有繁榮的城市,一面卻是落後甚至衰落的鄉村。農村的發展,不單是產業發展,不單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文化生活也要搞好。戰旗村不愧為中國新農村建設的排頭兵、先鋒和典範。
「這裏更像一座城鎮」
在「精彩戰旗」產業在線服務大廳,參訪團見到了熟悉的「唐昌布鞋」、郫縣豆瓣,以及剛剛收穫的新鮮蘿蔔和韮菜。
「這個村莊非常整潔美麗,比我的村莊乾淨多了。」英國駐港總領事王海恩說,這裏看上去不像農村,像一座城鎮。
得知該村的豆瓣以及其他農產品銷到了韓國、日本等地,兩國的駐港總領事豎起大拇指。
總書記考察讓村民自豪
「你們心中最自豪的一件事情是什麼?」與村民座談時,澳洲駐港總領事米凱拉向戰旗村村民問道。
「見證總書記走進戰旗村考察,是我人生中最自豪的一件事情。」村議事會成員羅正全說,上世紀60、70年代,一般要過年過節才能吃上肉,生活非常惱火。改革開放後,戰旗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的生活也是越過越好。
現在村上有企業,村民在家門口便可以就業。「生育了一對雙胞胎,加上父母和丈夫全家6口人,人均年收入23000餘元。」靑年農民于靜說。如今,村裏有文化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他們通過網絡將手工藝品、特色農副產品銷往世界各地。
「如今,村裏按習主席的要求,進行了『鄉村振興』規劃。」羅正全說,他堅信,村民們未來的日子將越來越好。
唐昌鎮戰旗村是農村經濟改革的一個樣本,2017年,戰旗村集體資產達到4600萬元人民幣,集體經濟收入462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6000多元人民幣。座談會現場,沒有一個村幹部,但村民們與外賓面對面一點也不拘謹。他們充滿自信,幸福的微笑由衷地掛在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