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潛龍二號」無人潛水器完成50次下潛\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據新華社報道:正在西南印度洋執行中國大洋49航次科考任務的「潛龍二號」無人潛水器,於當地時間4月6日凌晨成功完成第50次下潛,並將在本航次科考任務結束後正式進行技術升級。
記者從中國大洋協會了解到,「潛龍二號」於2015年正式下海,在南海進行了15次驗收試驗,在西南印度洋進行了35次下潛作業。目前,「潛龍二號」在西南印度洋作業航程已超過2000公里。由中國科技部支持、中國大洋協會組織研製的「潛龍二號」,是中國首台自主研製的4500米級深海資源自主勘查系統,具備在深海進行熱液異常探測、高精度微地形地貌探測、高精度近底磁力探測和海底照相等功能。
「潛龍二號」裝備負責人、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研究員徐春暉說,「潛龍二號」目前處於升級方案詳細設計階段,在本航次任務結束後將正式進行技術升級。為了「解放」母船、同時達到監控目的,「潛龍二號」研發團隊設計了一個無人監控平台,它可單獨浮在海面利用聲通信機與「潛龍二號」保持通信,母船可在附近進行其他作業。此外,經過50次下潛的實踐摸索,「潛龍二號」還將實現多探測感測器模塊化搭載作業、海水採樣、系統自動檢測等多項新功能,以更好地滿足科考應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