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手機碳帳戶「種」出萬畝森林

時間:2018-03-13 03:16:33來源:大公網

  圖:3月12日植樹節當日,在江西吉水縣,幼兒園小朋友在公園裏為剛栽種的樹苗澆水/新華社

  3月12日是中國植樹節。隨着移動網際網路在中國普及,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參與到植樹造林中來。移動支付平台在改變中國消費者支付方式的同時,也讓更多人關注低碳生活、參與生態建設。2016年,內地網際網路金融企業螞蟻金服推出了個人碳帳戶平台「螞蟻森林」。該手機平台記錄用戶日常活動的碳減排成果,並計算為相應的「能量」去種養一棵虛擬的樹。當這棵虛擬樹長成後,螞蟻金服及其公益合作夥伴就會在現實中種下一棵真實的樹。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螞蟻森林」用戶超過2.8億,累計種植真樹1314萬棵,守護12111畝保護地。/綜合大公報記者張豪、新華社報道

  「螞蟻森林」用戶可通過支付寶線上繳納水費、電費、煤氣費和網絡購票等,也可以使用公共交通代替開車,而這所有的低碳生活方式所節省的碳排放量,都可以被計算為虛擬的「綠色能量」。隨後,用戶就可以用這些能量在平台上認種虛擬樹。

  「每棵虛擬樹長成後,螞蟻金服和阿拉善SEE基金會、中國綠化基金會等公益合作夥伴就會種下一棵真樹,以培養和激勵用戶的低碳環保行為。」「螞蟻森林」產品負責人徐笛說。

  2.8億用戶共攢「綠色能量」

  根據螞蟻金服公布的數據,截至2017年底,「螞蟻森林」用戶超過2.8億,累計種植真樹1314萬棵,守護12111畝保護地。其中,在內蒙古阿拉善、鄂爾多斯和甘肅武威市等地種植和養護近1214萬棵梭梭樹、100萬棵沙柳和3000棵樟子松。

  喜歡步行、網上繳費的北京市民歐陽霞玲在「螞蟻森林」應用裏積攢「綠色能量」,不到一年,就養大了3棵虛擬樹,相應有3棵真實的梭梭苗被植入阿拉善的沙地裏。「很多同事、朋友都用手機種樹。等兒子大一點,我就帶他去阿拉善看看我種的梭梭。」歐陽霞玲說。

  內地城市「種樹量」上海居首

  「數字技術讓人們可以用自下而上的方式推動綠色金融。」螞蟻金服首席執行官井賢棟說,數億人通過一克克的能量積累,一點點微小的改變,就能對生態環境產生巨大影響。數據顯示,在上海,累計有1135萬人參與這項活動,累計種樹85.9萬棵,「種樹量」在中國城市中排名第一。

  在城市現實生活中,截至去年底,上海林地面積達到170餘萬畝,相當於46個黃浦區的大小;森林覆蓋率達16.2%。到2020年上海市森林覆蓋率將達18%。上海森林主要集中於郊區,郊區林地面積佔全市林地總面積的96.4%,四分之一森林在崇明。但與此同時,上海市林業部門對上海森林資源年度監測結果也顯示,上海外環線以內的區域最繁華的中心城區,符合森林標準的公共綠地、林蔭道的森林覆蓋率也超過10%。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