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劉鶴訪美行重啟經貿對話機制

時間:2018-03-08 03:16:00來源:大公網

  圖: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七日舉行記者會,邀請農業部部長韓長賦等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推動農業轉型升級」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圖為記者在舉手提問   新華社

  大公報記者 李靈俢

  作為上一輪「習特會」的重要成果,中美于去年7月份正式開啟「全面經濟對話」新機制,外界一度認為兩國貿易戰就此偃旗息鼓,不料近期事態急轉直下。從外媒傳出的消息來看,「全面經濟對話」機制已于去年底中斷。在有效溝通渠道缺位的背景下,雙方任何冒險之舉都存在擦槍走火的危險。

  劉鶴兩會前夕訪美,重啟兩國經貿對話機制成為首要任務。雖然此次會談的具體內容未曾披露,但從官方表態中可看出一些端倪。中國外交部發言人3月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只提到劉鶴訪美的兩個身份,即政治局委員和中財辦主任,但豎日新華社在《劉鶴結束訪美》報道中,則專門為其增添了第三個身份,「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并提到「雙方同意近期在北京繼續就有關問題進行溝通」。

  由此看來,訪美之行的確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有關鍵性問題待解,譬如「美國在貿易問題上的態度為何會搖擺不定?」

  此次特朗普經濟首席顧問科恩請辭,凸顯團隊內部斗爭的白熱化。而即使是白宮貿易「鷹派」的代表人物,商務部部長羅斯與貿易代表辦公室負責人萊特希澤的觀點也不盡相同。中美經貿對話中美方牽頭人變動頻繁,這對于雙邊經貿關系的穩定性是致命的 。

  另一重要因素來自特朗普的投機心態。特朗普的行事風格中帶有濃郁的「商人智慧」,慣常在上談判桌前先叫高自己的身價,以便在未來博弈中爭取最大利益。特朗普選擇此時挑起貿易戰,爭取「鐵銹地帶」選民支持的動機顯而易見,旨在為11月份舉行的中期選舉造勢。同時,特朗普也是為自己未能有效縮小中美貿易順差的失敗尋找遮羞布。

  目前中美貿易戰僅限于「火力試探」階段。美國此前征收鋼鋁關稅對中國影響甚微,蓋因中國對美鋼鐵出口僅占對美總出口的3.3%,尤其在去產能的背景下這一數據仍有下降空間 。另一方面,中國啟動美國進口高粱的調查也作用有限,因為美國主要出口農產品為大豆。在中美貿易摩擦還未出現實質性惡化之際,希望雙方能夠珍惜對話機制的重建,消除外貿決策中的不穩定因素,避免兩敗俱傷的結局。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