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背帶背着母親到村衛生室診病,汪克武堅持了7年。
大公網2月22日訊(記者 丁樹勇)一夜之間,雲南廣南縣54歲的農民汪克武成了「網紅」,其以背嬰兒的背帶(港稱孭帶)背母親診病的照片被發到網上,贏得無數網友點讚,被譽為「背帶大叔」並入選感動中國2017候選人。這個新年,汪克武家四代一起過年,他希望89歲的老母親能盡享團圓的溫暖。
雲南廣南縣蓮城鎮笆奪村石洞小組,村中心有一個面積不小的池塘,走進池塘一側的小巷,一座簇新的兩層小樓便是汪克武的家。小樓窗明几淨,堂屋正中的供桌前,供奉着「天地國親師位」;而一側牆壁上,掛着的是放大的全家福,照片上一家四代11人,人人笑逐顏開。
89歲老人樂開花
大年三十,是中國傳統春節最重要的一天。一大早,汪克武與老伴率領一家忙碌起來,殺雞燉肉、烹煮煎炸,下午時分,一桌豐盛而又具當地特色的農家年夜飯已端上堂屋的供桌。兒子在小巷中放響的鞭炮聲中,汪克武點燃香燭、祭拜祖先,又招呼一家人依序給母親拜年;事畢,一家人才團團圍坐桌前,享用起一年一次的年夜大餐。
度過自己人生的第89個除夕的汪珍應老人,臉上樂開了花。除了汪克武兒媳倆外,還有二孫女及7歲外曾孫女、孫兒及去年10月剛過門的新媳婦。
遠嫁廣西的女兒雖然未能趕回家過年,但汪克武並無遺憾:「她有自己的婆家,由打工的廣東趕回夫家過年,侍奉公婆是應該的!」令汪克武高興的是,大女兒仍然掐準時間打來電話視頻連線,向祖母、父母拜年,一一問候弟弟妹妹。
背母診病添新衣
趕在春節前為母親備藥,是汪克武由打工地匆匆趕回的主要緣由。臘月廿三是傳統的小年,汪克武一大早就收拾行裝,從打零工的者兔鄉坐上鄉村客運班車,到了縣城再搭車趕回石洞村家中時,已是中午時分。伺候母親吃過午飯,汪克武拿出背帶,背着母親騎上助力小摩托,趕到4公里外的笆奪村衛生室看村醫。看着汪克武用背帶背着母親來,又小心翼翼地將母親背上離開,在衛生室輸液的一名中年婦女不禁讚嘆:「老人家命真好!」
汪克武還為母親和老伴添置新衣、購買年貨,尤其是母親所用的熱水袋老化,保溫效果不佳,讓汪克武一直記在心上。臘月廿八,汪克武來到38公里外的縣城,首先為母親購置了新衣新鞋、購買了熱水袋,又備了諸如瓜子、糖果等年貨,花去了大半天時間。
「小時母背我 老了我背她」
春節前為母查體備藥,是汪克武趕回來的主要緣由。
汪克武家的兩層小樓,是三年前建蓋的,他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建房款的主要來源,是早年赴廣東多地打工的收入。
辭工住近老家 方便背母看醫
早年,汪克武輾轉廣東多地打工,在工地做過鋼筋工,也學到了一手砌牆好手藝,雖然收入不菲,但家中的老母親是其一直的牽掛:年輕時就有慢性胃炎的母親,只有靠媳婦伺候。汪克武家距村衛生室所在的笆奪村村委會,尚有4公里左右的鄉間道路,一旦母親犯病,老伴攙扶母親走到村衛生室很是艱難。有一手砌牆好手藝的汪克武,自從母親75歲以後不再遠行打工,而於農閒時選擇在附近村寨為人建房,雖然收入遠不如在廣東打工,但可以隨時伺候母親。
一次,汪克武正在附近村寨幫人建房,有人帶來口信說母親多年的胃病又犯了,汪克武丟下正在做的活計,急忙趕到家中,用手推車將母親推到村衛生室診病。兩個女兒遠嫁廣西和貴州、兒子在廣東打工,「如果我不在家,老伴只能扶着母親慢慢走過去,母親會多受罪!」汪克武說。
7年前,年邁的母親也難以在手推車上坐穩,汪克武購買了助力小摩托,用背大3個孩子的舊背帶背上母親,往返於自家與村衛生室的鄉間道路。「起先還是有些不好意思,但時間長了也就自然了。」談及首次用背帶背母親診病的感受,汪克武說:「母親背我小,我背她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