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據中新社報道: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劉鶴24日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018年年會上解讀中國的經濟政策。劉鶴表示,在中國面臨的各類風險中,金融風險尤為突出,中國將爭取用三年左右的時間使宏觀槓桿率得到有效控制。
在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方面,劉鶴表示,在我們面臨的各類風險中,金融風險尤為突出。中國將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針對影子銀行、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等突出問題,爭取用三年左右的時間使宏觀槓桿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結構適應性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增強,系統性風險得到有效防範,經濟體系良性循環水平上升。
劉鶴指出,打好這場攻堅戰,中國有諸多有利條件:中國經濟出現企穩向好的態勢,基本面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中國未來發展有巨大的潛能,既包括城市化的潛能,也包括改造傳統產業和創新發展的潛能等;中國金融體系總體健全,儲蓄率較高。
去年四季度增速有所下降
他表示,中國已經開始妥善處置一系列風險因素,從去年四季度開始,中國的宏觀槓桿率增速已經有所下降,這是個好跡象。另外,各方面的風險防範意識正在強化,「剛性兌付」和「隱性擔保」的市場預期正在改變,這對防控金融風險創造了重要的心理條件。劉鶴強調,中國金融風險的形成有特定的國際背景,化解中國風險是穩定全球經濟的重要部分,中國歡迎國際社會參與和合作。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稍早之前的一場分論壇上也表示,中國有能力防控金融風險,持續近兩年的去槓桿進程也已經取得進展。如果有一些機構希望通過做空中國來牟利,恐怕是行不通的,中國系統的屬性決定了中國能夠防治金融崩潰,因為監管層採取行動的速度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