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傳遞溫暖/都貴瑪照亮後來者:把溫暖傳給更多人

時間:2025-09-10 05:02:42來源:大公报

  左圖:8月16日,「2025年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內蒙古行」的蒙港學子走進內蒙古四子王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右圖:都貴瑪在19歲那一年成為了28個孤兒的額吉。

  「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二十八個孤兒的母親,草原上的額吉。她用瘦弱的肩膀,為孩子們撐起一片天;用滾燙的真心,在戈壁草原上種出愛的莊稼。她是都貴瑪,是草原永遠的榜樣。」2019年,在「最美奮鬥者」表彰大會上,這段頒獎詞讓全國人民記住了這位蒙古族母親。如今,距離「3000孤兒入內蒙」已過去半個多世紀,但都貴瑪的故事卻早已超越了時間與地域,催生出無數溫暖的「效仿者」。

  「我們要做額吉那樣的人」

  作為都貴瑪親手帶大的孩子之一,孟根其其格選擇扎根在都貴瑪的故鄉四子王旗裏,從事牧區教育工作。在四子王旗民族小學,她總是會用都貴瑪額吉的故事教導學生。「沒有跨不過的苦難,只有放不下的私心。」2023年,她帶領學生探望都貴瑪,孩子們獻上哈達與手繪卡片,上面寫着:您是我們所有人的額吉。

  都貴瑪養育的孩子們,如今都已成為大愛的火炬手。孟根其其格的言傳身教讓女兒烏日恆延續了教書育人的使命,繼承了都貴瑪「大愛無疆」的精神。她接過了火炬,在國家的宣講台上成為民族團結的播種者。烏日恆作為「都貴瑪事跡宣講團」成員,她走遍烏蘭察布市中小學。播放的專題片裏,都貴瑪為孤兒縫製蒙古袍的畫面,總讓少年們攥緊拳頭:「我們要做額吉那樣的人!」

  都貴瑪的故事還飄到了千里之外的廣東。作為廣東草原愛心助學團隊的發起人,張宇航從1996年便開始關注內蒙古的失學兒童。2001年的一天,張宇航在一張報紙上看到了關於都貴瑪事跡的報道。當他再赴內蒙古時,特地去看望了都貴瑪,從見到額吉的第一面起,張宇航說他就成為了她的第29個「孩子」。如今,張宇航已經帶動800餘名志願者加入草原愛心助學團隊,累計資助內蒙古12盟市1500多名失學兒童,讓新時代的「都貴瑪故事」有了更動人的續寫。那些被都貴瑪照亮的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把這份溫暖傳給更多人,這或許就是「草原額吉」最珍貴的遺產:不是獎盃與榮譽,而是讓愛永遠「在路上」。\大公報實習記者林佳眉、張紅玉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