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已超81萬億元人民幣,位居全球之首 中新社
秒速完成交易、無押金隨時租賃、指紋代替繁瑣密碼……被譽為中國「新四大發明」的移動支付,正不斷改變人們的生活,向世界展示中國智慧與便捷。據工信部數據統計,截至去年10月,中國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已超81萬億元人民幣,位居全球之首。同時,中國移動支付還不斷向全球邁進,已覆蓋超36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核心研發技術更是地道中國造,越來越多地人們真正可以享受到「一部手機行天下」的便利。
艾瑞諮詢發布的《2017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已有5.1億的移動支付用戶規模。記者走訪街頭發現,移動支付早已融入居民生活。無論是街頭的小吃店,還是大型商業中心,「掃碼支付」、「領取手機支付紅包」等提示,幾乎都會在最顯眼位置。
一個APP「一站式服務」
上述報告預測,至2020年,中國移動支付用戶數量料達6.3億,約是2016年數量的1.5倍。
談到移動支付為自己帶來的影響,在上海念大學的吳小姐笑言影響只有一個:「更方便」。吳小姐說,移動支付讓她「再也不用擔心沒有帶錢,也不怕粗心將錢款弄錯。」不僅如此,一個移動支付APP更幾乎能夠提供「一站式服務」:手機支付幾秒鐘搞定,信用分數可以當做押金。「我之前比較粗心,丟過好幾次錢包,但是手機因為基本一直拿在手裏,還有密碼設置,安全多了。」
還在讀中學的高同學則向記者表示,此前因為家人擔心安全,自己隨身現金從不會超過200元,但如此一來,有些臨時需要用錢的情況就無法支付。而且以前支付一般都有找零,特別麻煩。「但現在手機支付就方便多了。」高同學說,現在無論是去便利店購物,還是同家人一起出門用餐,基本都可以使用移動支付。衣食住行,移動支付幾乎已全覆蓋。
核心技術中國造
據支付寶公布數據,支付寶用戶已達到5.2億,其中移動支付使用率達到了82%。移動支付佔比超過90%的省份超過11個,已是前年的11倍。同時,全球還有7個「支付寶」本地錢包,正在服務2.8億的當地人,境外支付寶商戶也約有數十萬。
去年,來自「一帶一路」沿線的20國青年將移動支付評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中國移動支付已引領了國際消費時尚。除了用戶數量龐大,這讓中外稱讚的新發明的核心技術,更是「中國智造」。以由阿里巴巴/螞蟻金服自主研發的Ocean Base為例,據介紹,它是中國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分布式關係數據庫,也是全球首個應用在金融核心業務的分布式關係數據庫。
螞蟻金服商學院研究員潘曉凌解釋,通俗來說,Ocean Base是一個海量數據庫,可以存放千億條以上的記錄,「在2017年『雙11』創下支付峰值25.6萬筆/秒,數據庫處理峰值4200萬次/秒的世界新紀錄,其背後,正是Ocean Base在發揮關鍵作用。」而這兩項新峰值,也意味着中國自主研發的數據庫已經躋身全球數據庫的第一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