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結了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發展歷程,並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18年經濟工作。會議認為,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其他領域改革發展提供了重要物質條件。
首先,中國經濟實力再上新台階。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年均增長7.1%,遠高於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長率,GDP佔世界總量比重提升至17.71%;同期,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4.3%。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和穩定器。
其次,中國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變革。從產業結構看,2012年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第二產業,2016年進一步升至51.6%。今年前3季度,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8.8%。這標誌着中國進入現代服務業主導時代。從支出結構看,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從54.9%提高至2017年前3季度的64.5%。這標誌中國向消費主導拉動轉變。
再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重要進展。通過做減法,大力破除無效供給,減少落後產能。大力培育新動能,戰略性新興產業保持兩位數增長。大力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降低能源資源消耗,降低物流成本,降低實體經濟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與此同時,人民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預計2012-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為6.9%。根據世界銀行數據庫和相關標準,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從2012年的6338美元預計將升至2017年的8600美元。
不僅如此,中國生態環境狀況也取得明顯好轉。「十二五」規劃確定的節約資源生態環境指標,均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前兩年,將再次超額完成年度計劃。中國也已成為推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創新者領導者。
總之,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為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奠定了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