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濟南磐升生物技術公司創始人、技術總監吳訓偉博士在介紹人工皮膚的研發應用/大公報記者丁春麗攝
濟南磐升生物技術公司研發的「人工皮膚」日前通過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歷時兩年的檢測,正式獲准臨床。這項技術用人體皮膚細胞在動物身上再生出人類皮膚,使再生皮膚具有正常皮膚的功能,為中國在國際再生醫學領域搶佔了制高點。該公司創始人、技術總監吳訓偉博士近日接受大公報採訪時說,該技術可望在兩年內推向市場。未來,60歲的人擁有20歲時的臉孔將很快成為現實。/大公報記者丁春麗濟南報道
「濟南藥谷」位於濟南市區東部,這裏聚集着600多家醫藥企業,數百名海歸帶着生物醫藥尖端技術在此創業。2013年,吳訓偉從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回到濟南創業,他帶回了國際首創的頂尖技術─用體外培養皮膚細胞再生出功能完整的人類皮膚。
在磐升生物公司的一個培養箱裏,記者看到一隻來回跑動的小鼠,背部有一塊顏色略深的皮膚,上面還長着一撮黑色毛髮。「培養的人頭皮細胞移植到小鼠身上後,一個星期左右就形成了皮膚,三到四個星期開始長毛髮,再過兩個月就可以看到毛髮長出來了。」吳訓偉告訴記者,小鼠模型已經證實了該再生皮膚不具疤痕。
撬動千億「人工皮膚」市場
自2001年在復旦大學醫學院取得博士學位後,吳訓偉先後在瑞典隆德大學、哥本哈根大學、德國馬普研究所和美國哈佛醫學院工作和深造。2014年,他宣布用體外培養的人細胞再生出完整的人的皮膚,這在世界上屬於首次。這項技術還在美國申報了專利,吳訓偉是第一發明人。
吳訓偉回憶說,他有9年時間是在做基礎研究,僅是用來實驗的老鼠就換了很多品種。其間,經歷了數不清的失敗……直到小鼠身上長出了人類的皮膚。
據介紹,因為生出「人類皮膚」,這些小鼠在當時賣出了「天價」,一家全球知名的化妝品公司曾用80萬元買走了10隻,用作皮膚疾病研究、藥物開發、化妝品和皮膚毒性物質篩選。
皮膚再生技術已臨床試驗
吳訓偉說,目前通過自體幹細胞再生出功能完整的人類皮膚的技術在小鼠身上已經很成熟了。為了早日應用於人體,目前已在進行大量的臨床試驗,預計兩年內將推向市場。這為慢性皮膚瘡傷、燒燙傷、毛髮再生、白癜風等疑難皮膚病患者帶來了治療的希望。
「人工皮膚的市場非常廣闊,僅在中國就有千億市場容量。」吳訓偉說,中國燒燙傷的發病率比較高,因糖尿病導致的潰瘍發病率、白癜風發病率也逐年增長,每年估計用於上述疾病的治療費用大約在一千億元人民幣以上。
談及未來,吳訓偉表示,現代醫學的發展已經逐漸步入了再生組織和器官的「再生醫學」時代,目前他正積極推進「細胞銀行」、「人造皮膚庫」等項目建設。
「20歲之前可以將2-3塊1毫米或者2毫米的皮膚分離皮膚細胞儲存在『皮膚銀行』,未來一旦皮膚受到創傷,儲存的皮膚可以通過自體幹細胞再生出功能完整的皮膚。」吳訓偉說,「皮膚銀行」的可操作性很強,未來,人到了60歲時依然可以長着20歲時的臉,這只是時間問題。